出处:元·无名氏《抱妆盒》第四折:“小储君倒也安安稳稳守着妆盒做护身符,则是我陈琳兢兢战战抱着个天大闷葫芦”。
出处: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诸吏人皆案堵如故。”汉·荀悦《汉纪·高祖纪》:“吏人皆安堵如故,民争献牛洒。”
出处: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子路曰:‘原闻子之志。’子曰:‘老者安之,朋友信之,少者怀之。’”
出处:宋·袁文《翁牖闲评》八:“彼安分守己,恬于进取者,方且以道义自居,其肯如此侥幸乎?”
出处:明·无名氏《伐晋兴齐》:“荐贤举善是吾心,安邦治国访知音。”
出处: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,存而不忘亡,治而不忘礼,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。”
出处:宋·李昉《太平广记》:“舍之职责,在乎除暴安良。”
出处:《周礼·地官·大司徒》:“以保息六养万民:一曰慈幼,二曰养老,三曰振穷,四曰恤贫,五曰宽疾,六曰安富。”
出处: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“晚食以当肉,安步以当车,无罪以当贵,清静贞正以自虞。”
出处:明 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28回:“你也是安眉带眼的人,直须要我开口说。”
出处: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君子居是国也,其君用之,则安富尊荣。”
出处:《庄子·养生主》:“安时而处顺,哀乐不能入也。”
出处:清·金念劬《避兵十日记》:“嘱两县速出安民告示,谕令店铺照常开张。”
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方正》:“大丈夫将终,不问安国宁家之术,乃作儿女子相问。”
出处: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卷二十四:“如有一般人,只安常守分,不恁求利,然有时意思亦是求利,察其所安,又看他心所安稳处,一节深一节”。
出处:汉·张仲景《伤寒论·太阳病上》:“甘草甘平,有安内攘外之能。”
出处:明·汤显祖《牡丹亭》第三十四出:“不寻常,安魂定魄赛过反精香。”
出处:明·海瑞《申军门吴尧便宜五事文》:“本院非安常守故人也。至任以来,千万人以鼓舞作兴,翻然改革望之矣。”
出处:《后汉书·杨彪传》:“安贫乐道,恬于进趣。”
出处:梁斌《漫谈的创作(代序)》:“于是背起铺盖卷下了关东,在关东挖参、淘金,积了一些钱,回来安家立业,准备报仇。”
出处:《汉书·武帝纪》:“遣使者安车蒲轮,束帛加壁,征鲁申公。”
出处:丁玲《杜晚香》:“我们决心在这里安家落户。”
出处:三国魏·钟会《檄蜀文》:“百姓士民,安堵乐业。农不易亩,市不回肆。”
出处:元·纪君祥《赵氏孤儿》第四折:“你只看这一个,那一个,都是为谁而卒?岂可我做儿的倒安然如故?”
出处:《老子》:“民各甘其食,美其服,安其俗,乐其业,至老死不相往来。”《汉书·货殖列传》“各安其居而乐其业,甘其食而美其服。”
出处:《野叟曝言》第三十二回:“四嫂不来聒噪,耳根清净,倒也安然无事,除非把你两家合成一家,我一个人就好照顾了。”
出处:《战国策·齐策》:“岁亦无恙耶?民亦无恙耶?王亦无恙耶?。”
出处:《左传·隐公四年》:“夫州吁阻兵而安忍。阻兵无众,安忍无亲。众叛亲离,难以济矣。”
出处:宋·陈亮《上孝宗皇帝第二书》:“臣恭惟皇帝陛下厉志复仇,不肯即安于一隅,是有功于社稷也。”
出处:《汉书·元帝纪》:“安土重迁,黎民之性;骨肉相附,人情所愿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