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:宋·苏轼《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》诗:“旧书不厌百回读,熟读深思子自知。”
出处:唐·韩愈《与孟尚书书》:“汉室以来,群儒区区修补,百孔千疮,随乱随失,其危如一发引千钧。”
出处:明·无名氏《紫微宫》第二折:“仲冬佳节景堪褒,百卉千葩逞艳妖。”
出处:《汉书·艺文志》“凡诸子百八十九家……蜂出并作,各引一端,崇其所说,以此弛说,取舍诸候。”
出处:宋·刘过《建康狱中上吴居父》:“虽有百口而莫辩其辜。”
出处:《管子·权修》:“一年之计,莫如树谷;十年之计,莫如树木,终身之计,莫如树人。”
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一百二十回:“姑爷年纪略大几岁,并没有娶过的,况且人物儿长的是百里挑一的。”
出处:元·武汉臣《生金阁》第二折:“俺衙内大财大礼,娶将你来,指望百年偕老,你只是不肯随顺,可是为何?”
出处:汉·陈琳《武军赋》:“铠则东胡阙巩,百炼精刚。”
出处:《后汉书·班彪传》:“主有专己之威,臣无百年之柄。”
出处:《诗经·秦风·黄鸟》:“如可赎兮,人百其身。”
出处:宋·释惟白《续传灯录》:“不如屏净尘缘,竖起脊梁骨,著些精彩,究教七川八穴,百了千当,向水边林下,长养圣胎,亦不枉受人天供养。”
出处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九四回:“忙了几时,到了重阳吉期,小峰同红蕖成了百年之好:”
出处:明·马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二十七卷:“那焦氏生得有六七分颜色,女工针指,却也百伶百俐;只是心有些狠素。”
出处:元·武汉臣《老生儿》第三折:“俺女儿百年之后,可往俺刘家坟里埋也,去他张家坟里埋?”
出处:《诗经·秦风·黄鸟》:“如可赎兮,人百其身。”
出处:清 魏子安《花月痕》第38回:“我如今百念皆灰,只求归见老母。”
出处:《后汉书·南匈奴传论》:“千里之差,兴自毫端,失得之源,百世不磨矣。”
出处:老舍《龙须沟》第三幕:“不是要开大会吗?百年不遇的事,我歇半天工,好开会去。”
出处:宋·李昉等《太平御览》九百一十五卷引《唐书》:“海州言凤见于城上,群鸟数百随之,东北飞向苍梧山。”
出处: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圣人,百世之师也。”
出处:清·梁启超《论民族竞争之大势》:“数月之间,而其权力已深入巩固,而百年大计于以定矣。”
出处:宋·陈师道《早起》诗:“有家无食违高枕,百巧千穷只短檠。”
出处:《尚书·舜典》:“於!予击石拊石,百兽率舞。”
出处: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:“人有多言者,犹百舌之声;人有少言者,犹不脂之户。”
出处:《汉书·赵充国传》:“百闻不如一见,兵难遥度,臣愿驰至金城,图上方略。”
出处: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》卷十三:“此真百思不得其故矣。”
出处: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十三卷:“做爷娘的百依百顺,没一事违拗了他。”
出处:《韩非子·显学》:“今巫祝之祝人曰:‘使若千秋万岁。’千秋万岁之声恬耳,而一日之寿无征于人,此人所以简巫祝也。”
出处:清·范寅《越谚·名物·风俗》“百无禁忌,诸邪回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