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:
出处:宋·陈亮《与韩无咎尚书》:“本朝二百年之间,学问文章、政事术业,各有家法,其本末源流,班班可考。”
出处: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·听稗》:“早岁清词,吐出班香宋艳;中年浩气,流成苏海韩潮。”
出处:参见“斑驳陆离”。
出处:清·新广东武生《黄萧养回头》:“虽无儿,效老莱,班衣戏采。”
出处: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李云传》:“举厝至重,不可不慎。班功行赏,宜应其实。”
出处:参见“斑衣戏彩”。
出处:《卖命·半梦半醒》:“说来说去,我究竟在半梦半醒之间,做了些甚么呢?”
出处:典出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六年》:“楚伍参与蔡太师子朝友,其子伍举与声子相善……伍举奔郑,将遂奔晋。声子将如晋,遇之於郑郊,班荆相与食,而言复故。”杜预注:“班,布也。布荆坐地,共议归楚,事朋友世亲。”
出处:《北堂书钞》卷一二九引《孝子传》言老莱子年七十,父母尚在,因常服斑衣,为婴兒戏以娱父母。
出处:《后汉书·应奉传》李贤注引谢承《后汉书》:“造车匠于内开扇出半面视奉,奉即委去。后数十年于路见车匠,识而呼之。”《北齐书·杨愔传》:“其聪记强识,半面不忘。”
出处:明·无名氏《鸣凤记·邹林游学》:“夔龙礼乐承先范,班马文章勘墨铅。”
出处:参见“半间不界”。
出处:《西湖二集·李凤娘酷妒遭天谴》:“勾引得官家一心在你身上,就在我身边,也是半三不四。”
出处:唐·韩愈《论淮西事宜状》:“陛下持之不坚,半涂而罢,伤威损费,为弊必深。”
出处:宁调元《燕京杂诗》:“半解一知天下士,千歧百辙釜中鱼。”
出处:《朱子全书》卷十:“三年无改,谓是半上半下底事,在所当改者,但不可匆遽急改之。”又卷十九:“微子去却易,比干则索性死,他(箕子)在半上半下处,最是难。”
出处:参见“半途而废”。
出处:
出处:《朱子全书》卷十五:“圣人不肯半上落下,直是做到底。”又卷九:“人各有个知识,须是推致而极其至,不然半上落下,终不济事。”
出处:《红楼梦》第五十回:“因贾母尚未说明,自已也不好拟定,遂半吐半露告诉贾母道:‘可惜了这孩子没福!前年他父亲就没了。’”
出处:参见“半路出家”。
出处:元·元怀《拊掌录》:“北都有妓女美色,而举止生梗,土人谓之生张八……野(魏野)赠之诗曰:‘君为北道生张八,我是西州熟魏三,莫怪尊前无笑语,半生半熟未相谙。’座客大发一噱。”
出处:毛泽东《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》:“主要的缺点就是古文多,半文半白的味道很大。”
出处:参见“半生半熟”。
出处:清·朱柏庐《治家格言》:“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。”
出处:汉·枚乘《七发》:“龙门之桐,高百尺而无枝……其根半死半生。”
出处:参见“半死半生”。
出处:清·范寅《越谚·数目之谚》:“板板六十四,铸钱定例也,喻不活。”
出处:参见“板上钉钉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