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:《诗经·郑风·溱洧》:“维士与女,伊其相谑,赠之以芍药。”
出处:见“采薪之忧”。
出处:元·白朴《墙头马上》第一折:“七岁草字如云,十岁吟诗应口,才貌两全,京师人每呼少俊。”
出处:明·方汝浩《禅真逸史》第三十五回:“久闻足下大名,果然才貌双绝。”
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九十八回:“某才薄智浅,不称其职。”
出处:清·龚自珍《书金伶》:“噫!江东才墨之薮,楼池船楫之观,灯洒之娱,春晨秋夕之游,美人公子,怜才好色,姚冶跌逿之乐,当我生之初,颇有存焉者矣。”
出处:汉·杨恽《报孙会宗书》:“恽材朽行秽,文质无所底。”
出处:《禅真逸史》前言:“路上为民除害,以武艺高强、材德兼备,[林时茂]被荐为建康宝刹妙相寺副住持。”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衣锦还乡》第一折:“想小官生居寒门,长在白屋,才轻德薄,智穷量浅,有劳先生不弃相探也。”
出处:《清史稿·高宗纪五》:“刘宗周、黄道周立朝守正,熊廷弼材优干济。”
出处: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:“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,犹然而材剧志大,闻见杂博。”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东篱赏菊》第三折:“小生才疏学薄,敢劳大人下降,真乃蓬荜生辉也。”
出处:明·海瑞《驿传议·无策》:“使客谓有此官银也,廪粮夫马,百计折乾。俗谓财不露白,今露白矣,孰能保群盗仗戈夺之?”
出处:《汉书·薛宣传》:“窃见少府宣,材茂行洁,达于从政。”
出处:元·魏初《满江红·寄何侍御》词:“今老去,才疏计拙,百居人后。”
出处:
出处:南朝·梁·钟嵘《诗品》卷中:“嗟其才秀人微,故取湮当代。”
出处:《隋唐演义》第三六回:“恐翰林院草来不称朕意,思卿才学兼优,必有妙论,故召卿来,为朕草一诏。”
出处:南朝宋代的谢灵运给曹植下的评语:“天下文才共一石,而子建独得八斗!” 注:一石等于十斗。石,念 dàn 。
出处:银雀山·汉墓竹简《孙膑兵法十问》:“击此者,必将三分我兵,练我死士,二者延阵张翼,一者材士练兵,期其中极。”
出处:宋·陆游《大风登城诗》:“材疏志大不自量,西家东家笑我狂。”
出处:唐·韩愈《送汴州监军俱文珍序》:“其监统中贵,必材雄德茂,荣耀宠光,能俯达人情,仰喻天意者,然后为之。”
出处:宋·朱熹《论臧否所部守臣状》:“熹委是材轻德薄,不足取信,岂复更敢臧否人物。”
出处:清·吴敏树《上曾侍郎书》:“敏树材薄质衰,不敢图附青云。”
出处:唐·韩愈《与孟东野书》:“足下才高气清,行古道,处今世,无田而衣食,事亲左右无违,足下用心勤矣。”
出处: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83回:“禄山才短气粗,当此大镇,深不能胜任。”
出处:刘绍棠《小荷才露尖尖角》五:“花婶子的这项收入十分可观。财大气粗,盖起这座青堂瓦舍的大宅院。”
出处:据《太平御览》卷四引《荆州记》裁:传说大酉、小酉(在今湖南沅陵县)二山藏书很多。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娶小乔》第一折:“江东有一故友,乃鲁子敬,此人才德兼备。”
出处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