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: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善天下。”
出处:明·谢榛《四溟诗话》第一卷:“凡作近体,诵要好,听要好,观要好,讲要好。诵之行云流水,听之金声玉振,观之明霞散绮,讲之独茧抽丝。”
出处:《老子》第二十章:“我欲独异于人,而贵食母。”
出处:《旧唐书·忠义传上·王义方》:“天子置三公,九卿……本欲水火相济,盐梅相成,然后庶绩咸熙,风雨交泰,亦不可独是独非,皆由圣旨。”
出处:唐 张佑《题王右丞山水障》:“精华在笔端,咫尺匠心难。”
出处:清·张履《学箴示诸生》:“何穷何通?何得何丧?独有千秋,斯志必抗。”
出处:清·袁枚《随园诗话》卷三:“元、白在唐朝所以能独树一帜者,正为其不袭盛唐窠臼也。”
出处:唐·韩愈《原人》:“故圣人一视而同仁,笃近而举远。”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陈州粜米》楔子:“殿前曾献升平策,独占鳌头第一名。”
出处:《后汉书·丁鸿传》:“若敕政责躬,杜渐防萌,则凶妖销灭,害除福凑矣。”
出处:《北史·张衮传》:“衮笃实好学,有文才。”
出处:汉·李陵《答苏武书》:“身之穷困,独坐愁苦。”
出处: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》:“其间旦暮闻何物?杜鹃啼血猿哀鸣。”
出处:晋·裴启《语林》:“林公云:‘文度著腻颜,挟《左传》,逐郑康成,自为高足弟子;笃而论之,不离尘垢囊也!’”
出处:明·罗贯中《平妖传》第四十回:“那安放白玉炉的山峰崩将下来,恰好堵了洞门。雾幙白玉炉仍收回天上,从此白云洞再无人到。此是玉帝杜绝后患之意。”
出处:明·方孝儒《与郑叔度书》:“中下淳明慈良,有君子之器,又笃学不倦,其至于古人也奚御,愿益加之意,以果所望。”
出处:《新五代史·赵光逢传》:“以世乱,弃官居洛阳,杜门绝人事者五六年。”
出处:《三国志·吴志·孙瑜传》:“济阴人马普笃学好古,瑜厚礼之。”
出处:《汉书·张陈王周传赞》:“及吕后时,事多故矣,平竟自免,以智终,王陵庭争,杜门自绝,亦各其志也。”
出处: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:“操欲迷夺时明,杜绝言路。”
出处:明·汤显祖《还魂记·惊梦》:“今日杜丽娘有些饶幸也。偶到后花园中,百花开遍,睹景伤情,没兴而归。”
出处:《汉书·孔光传》:“光退闾里,杜门自守。”
出处: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:“臣之所恐者,独恐臣死之后,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,是以杜口裹足,莫肯即奏耳。”
出处:《三国志·吕布臧洪传》:“仆中不敏,又素不能原始见终,睹微知著,窃度主人之心。,岂谓三子宜死,罚当刑中哉。?”
出处:《明史·胡松传》:“松言边兵外也而内之,武库仗内也而外之,非所以重肘腋,杜微慎防也,执弗许。
出处:《后汉书·曹节传》:“群公卿士,杜口吞声,莫敢有言。”
出处:唐·裴铏《传奇·颜睿》:“贵妃赠辟(避)尘犀簪一枚,曰:‘异日睹物思人。’”
出处:明·陈子龙《整饬京营疏》:“择才望大臣素为都人信服者以统之,弹压维制,杜隙防微,亦不为无助也。”
出处:《周书·宇文神举传》:“显和具陈宣杜门晦迹,相时而动,孝武深纳焉。”
出处: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诠赋》:“原夫登高之旨,盖睹物兴情,情以物兴,故义必明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