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:元·无名氏《马陵道》楔子:“庞涓久后得地呵!此人是个短见薄识、绝恩绝义的人。”
出处: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八十一卷:“真人甲乙,上帝已徵,身佩玉符丹文金章,列名元图,三欲已忘,元始符命,斩灭尸形,断根绝种,勿得飞扬。”
出处:唐·杜甫《曲江》:“短衣匹马随李广,看射猛虎终残年。”
出处:《晋书·殷仲堪传》:“端本正源者,虽不能无危,其危易持。”
出处:宋 石季友《清平乐》:“自怜俗状尘容,几年断梗飘蓬。”
出处:《国语·吴语》:“今君掩王东海,以淫名闻于天下,君有短垣而自逾之。”
出处: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反复始终,不知端倪。”
出处:《庄子·骈拇》:“长者不为有余,短者不为不足,。是故凫胫虽短,续之则忧;鹤胫虽长,断之则悲。”
出处:宋·孙觌《李茂嘉寄茶》:“蛮珍分到谪仙家,断壁残璋裹绛纱。”
出处:战国·楚·屈原《九歌·国殇》:“车错毂兮短兵接。”
出处: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二卷:“如今认定我是你失去的妹子,我认定你是哥哥,两口同声当官去告理,一定断还归宗。”
出处:《庄子·至乐》:“褚小者不可以怀大,绠短者不可以汲深。”
出处:宋·释文莹《湘山野录》:“范仲淹少贫,读书长白山僧舍,作粥一器,经宿遂凝,以刀画为四块,早晚取两块,断齑数十茎啖之,如此者三年。”
出处:《韩非子·五蠹》:“故糟糠不饱者不务梁肉,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。”
出处:北周·庚信《谢滕王集序启》:“某本乏财用,无多作述……至如残编落简,并入尘埃;赤轴青箱,多从灰烬。
出处:《荀子·礼论》:“礼者,断长续短,损有余,益不足,达敬爱之文,而滋成行义之美者也。”
出处: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:“有断脰决腹,壹瞑而万世不视,不知所益,以忧社稷者。”
出处:《周书·李彦传》:“彦在尚书十有五载,,属军国草创,庶务殷繁,留心省阅,未尝懈怠,断决如流,略无疑滞。”
出处:《左传·哀公七年》:“大伯端委以治周礼,仲雍嗣之,断发文身,祼以为饰,岂礼也哉。”《礼记·王制》:“东方曰夷,被发文身,有不火食者矣。”
出处:《韩非子·用人》:“不察私门之内,轻虑重事,厚德迫祸,是断手而续以玉也,故世有易身之祸。”
出处:《宋史·王安石传》:“黜《春秋》之书,不使列于学官,至戏目为断烂朝报。”
出处:《后汉书:乐羊子妻传》载:“远寻师,一年来归,妻跪问其故,羊子曰:‘久行怀思,无它异也。’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:‘……,今若断斯织也,则损失成功,……,若中道而归,何异断斯织乎?’”
出处:《三国志·蜀书·张飞传》:“卿等无状,侵夺我州,我州但有断头将军,无有降将军也。”
出处:汉·刘向《列女传·母仪传》:“孟子之少也,既学而归,孟母方绩,问曰:‘学何所至矣?’孟子曰:‘自若也。’孟母以刀断其织。孟子惧而问其故,孟母曰:‘子之学,若吾断斯织也。’”
出处:清 骆绮兰《春闺》诗:“何处风筝吹断线,飘来落在杏花枝。”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六:“犹如断线偶戏,手足掸软,连话都无了。”
出处:《汉书·董贤传》:“常与上卧起。尝昼寝,偏藉上袖,上欲起,贤未觉,不欲动贤,乃断袖而起。”
出处:明·张凤翼《红拂记·杨公完偶》:“徐生,你一向断雁孤鸿,可曾寻偶否?”
出处:徐迟《火中的凤凰》:“灰红的火焰渐渐熄灭,留下一片瓦砾场,断垣残壁。”
出处: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八年》:“赋诗断章,余取所求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