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:汉·郭宪《东方朔传》:“吾却食吞气,已九千余年,目中童子,皆有青光,能见幽隐之物,三千年一返骨洗髓,二千年一剥皮伐毛,吾生来已三洗髓五伐毛矣。”
出处:唐·韩愈《谁氏子》:“罚一劝百政之经,不从而诛不晚耳。”李汉注引《中说》:“牡如晦问政,子曰:‘赏一以劝百,罚一以惩众。’”
出处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四回:“况罚不责众,如果主意都不承旨,谅那世主亦难遽将群芳尽废。”
出处:《史记·萧相国世家》:“夫猎,追杀兽兔者狗也,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。”
出处:孙先生在那次聚会上谈得并不多,只泛泛地谈到了中国积弱太甚了,应该发愤图强,彻底革命。 何香凝《孙中山与廖仲恺》
出处:宋 黄榦《黄勉斋文集 刘正之遂初堂记》:“备前人之美发挥而光大之。”
出处:《庄子·养生主》:“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。”
出处:《汉书·赵广汉传》:“其发奸擿伏如神。”
出处:汉·扬雄《法言·学行》:“或曰:‘书与经同,而世不尚,治之可乎?’曰:‘可。’或人哑尔笑曰:‘须以发策决科。’”
出处:晋·杜预《春秋左传序》:“其发凡以言例,皆经国之常制。”
出处:清·袁枚《随园诗话补遗》:“此数言,振聋发聩,想当时必有曲士以经学谈诗者。”
出处: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云尔。”
出处:汉·枚乘《七发》:“故曰发蒙解惑,不足以言也。”
出处:《礼记·乐记》:“发扬蹈厉,太公之志也。”
出处:《尚书·冏命》:“发号施令,罔有不藏。”《淮南子·本经训》:“发号施令,天下莫不从风。”
出处:清·袁枚《随园诗话补遗》:“此数言,振聋发聩,想当时必有曲士以经学谈诗者。”
出处:《礼记·乐记》:“发扬蹈厉,太公之志也。”
出处:《史记·汲郑列传》:“至如说丞相弘,如发蒙振落耳。”
出处:《吕氏春秋·本性》:“靡曼皓齿,郑卫之音,务以自乐,命之曰伐性之斧。”
出处:唐·刘禹锡《柳花词三进首(其二)》:“轻飞不假风,轻落不委地。撩乱舞晴空,发人无限思。”
出处:《韩非子·有度》:“法不阿贵,绳不绕曲。法之所加,智者弗能辞,勇者弗敢争,刑过不避大臣,赏善不遗匹夫。”
出处:唐·杜甫《游龙门奉先寺》诗:“欲觉闻晨钟,令人发深省。”
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七十二回:“居家为父子,受事为君臣,法不徇情,尔直深戒。”
出处:宋·苏轼《论赏罚及修河事》:“方是时,二圣在位,发政施仁,惟恐不及。”
出处: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齐饥,陈瑧曰:‘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。’”
出处:
出处:《荀子·正论》:“夫德不称位,能不称官,赏不当功,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。”
出处: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入则无法家拂士,出则无敌国外患者,国恒亡。”
出处:《诗经 小雅 小旻》:“发言盈庭,谁敢执其咎。”
出处:明·无名氏《八仙过海》第三折:“小圣我法力无边,通天达地,指山山崩,指水水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