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:《左传·定公五年》:“六月,季平子行东野,还,未至;丙申,卒于房。阳虎将以玙璠(君所配玉)敛,仲梁怀弗与,曰:‘改步改玉。’”
出处:《三国志·吴志·黄盖传》:“自春讫夏,寇乱尽平,诸幽邃巴、醴、由、诞邑侯君长,皆改操易节,奉礼请见,郡境遂清。”
出处:明·无名氏《齐天大圣》第四折:“尊上帝好生之德,再休题妄想贪嗔,从今改恶向善,朝上帝礼拜三清。”
出处: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九十一卷:“夫欲修学,熟寻此文,改恶行善,速登神仙。”
出处:《尚书·仲虺之诰》:“改过不吝。” 唐·陆贽《奉天论延访朝臣表》:“述汤之所以王,则曰:‘用人惟己改过不吝。’言能纳谏也。”
出处: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“乃乘扁舟浮于江湖,变名易姓。”
出处:《周易·益》:“君子以见善则迁,有过则改。”
出处:宋·魏庆之《诗人玉屑·张秦》:“其初改辕易辙,如枯弦敝轸,虽成声而跌宕不满人耳;少焉遂使师旷忘味,钟期改容也。”
出处:《史记·孝文本纪》:“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,刑者不可复属,虽复欲改过自新,其道无由也。”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谢金吾》:“上命差遣,盖不由己。”
出处:唐·韩愈《同冠峡》诗:“行矣且无然,盖棺事乃了。”
出处: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:“刘豫州王室之胄,英才盖世。”
出处:朱敏《深情忆念周伯伯》:“站在我面前的正是两位扭转乾坤,改天换地,领导我党我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,缔造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领袖、历史巨人。”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马陵道》第一折:“遮莫他盖世英雄,驱兵拥众。”
出处:唐·寒山《诗三百三首》第二一四首:“改头换面孔,不离旧时人。”
出处:唐·彦惾《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》下卷:“增加卷轴,添足篇章,依傍佛经,改头换尾。”
出处: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西域传》:“庄周蜗角之论,尚未足以概莫能外。”
出处: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:“窃譬之琴瑟不调,甚者必解而更张之,乃可鼓也。”
出处:宋·王楙《野客丛书·张杜皆有后》:“使其子孙改弦易辙,务从宽厚,亦足以盖其父之愆。”
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九十一回:“将军弃邪归正,与宋某等同替国家出力,朝廷自当重用。”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十八卷:“却说鲜于同自吟了这八句诗,其志愈锐。怎奈时运不利,看看五十齐头,‘苏秦还是旧苏秦’,不能勾改换头面。”
出处:孙中山《民权主义》第一讲:“中国历代改朝换姓的时侯,兵权大的就争王争侯。”
出处:明·归有光《上王都御史书》:“故以为人之贤不肖有定,而古之知人者,决于一见,而终其身不易。彼有改节易操者,必其始非本性,有矫而为之者。”
出处:《飞龙全传》二十一回:“应该隐姓埋名,改恶从善,才是正理。”
出处:《隋书·梁彥光传》:“请复为相州,改弦易调,庶有以变其风俗,上答隆恩。”
出处:李盘《与李仲休》:“凡立身行己,利物济人,皆吾本分内事,即使磨蝎终身,必不改柯易节。”
出处:《礼记·中庸》“明则动,动则变”汉·郑玄注:“动,动人心也;变,改恶为善也。”
出处:《三国志·吴志·孙休传论》:“休以旧爱宿恩,任用兴布,不能拔进良才,改弦易张,虽志善好学,何益救知己乎?”
出处:《礼记·礼器》:“其在人也,如竹箭之有筠也,如松柏之有心也;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,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。”
出处:《北史·崔鸿传》:“琴瑟不调,改而更张,虽明旨已行,犹宜消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