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:《左传·哀公十三年》记载:春秋时吴王夫差与晋、鲁等国会盟,吴大夫申叔仪向鲁大夫公孙有山氏乞粮。回答说:“梁则无矣,粗粮有之,若登首山以呼,曰:‘庚癸乎!’则诺。”
出处:《宋书·沈庆之传》:“治国如治家。耕当问奴,织当访婢。”
出处:《荀子·子道》:“夙兴夜寐,耕耘树艺,手足胼胝,以养其身。”
出处:明·胡文焕《群音类选〈清腔类·步步娇〉》:“可怜正凄凉正眠,冷清清把纱窗半掩,更长梦短使人愁闷添。”
出处:宋·蔡绦《西清诗话》引杨鸾诗:“白日苍蝇满饭盘,夜间蚁子又成团;每到更深人静后,定来头人咬杨鸾。”
出处:《礼记·儒行》:“遽数之不能终其物,悉数之乃留,更仆未可终也。”
出处: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:“居数月,有警,击鼓而民不赴。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。”
出处: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十一:“师曰:‘更深人静,共伊商量。’”
出处:汉·蔡琰《胡笳十八拍·第十四拍》:“山高地阔兮,见汝无期;更深夜阑兮,梦汝来斯。”
出处:《左传·哀公十三年》记载:春秋时吴王夫差与晋、鲁等国会盟,吴大夫申叔仪向鲁大夫公孙有山氏乞粮。回答说:“梁则无矣,粗粮有之,若登首山以呼,曰:‘庚癸乎!’则诺。”
出处:《诗经·邶风·柏舟》:“耿耿不寐,如有隐忧。”
出处:元 张国宾《罗李郎》第二折:“只为他孤身去梗泛萍飘,撇的俺三口儿梦断魂劳。”
出处:《庄子·至乐》:“褚小者不可以怀大,绠短者不可以汲深。”
出处: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十:“师示一偈曰:‘百丈竿头不动人,虽然得入未为真,百尺竿头须进步,十方世界是全身。’”
出处:唐·王之涣《登鹳雀楼》诗:“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”
出处:战国·楚·宋玉《高唐赋》:“当年邀游,更唱迭和,赴曲随流。”清·钱泳《履园丛话·园林·逸园》:“太史之女曰蕴玉者,自号生香居士,亦能诗,与在山更唱迭和。”
出处:明·宋濂《寄和右丞温迪罕诗卷序》:“吾昔在中州文物府中更唱叠和者,为何如耶?”
出处:《礼记·儒行》:“遽数之不能终其物,悉数之乃留,更仆未可终也。”
出处:清·李斗《扬州画舫录·草河录上》:“凡此之类,更仆难终。”
出处:明·宋濂《谕安南国诏》:“揆于大义,必讨无赦。如或更弦改辙,择日臤亲贤命而立之,庶几可赎前罪。”
出处:《文选·王褒〈圣主得贤臣颂〉》:“羹藜唅糗者,不足与论太牢之滋味。”
出处:《明史·潘埙传》:“今春秋已盛,更弦易辙,此其时也。”
出处:南朝·宋·谢灵运《陇西行》:“柱小倾大,绠短绝泉。”
出处:《国语·周语中》:“叔父若能光裕大德,更姓改物,以创制天下,自显庸也。”韦昭注:“更姓,易姓也。改物,改正朔、易服色也。”
出处:元·张国宾《罗李郎》第二折:“只为他孤身去梗泛萍漂,撇的俺三口儿梦断魂劳。”
出处:隋·王通《中说·王道》:“越公以《食经》遗子,子不受,曰:‘羹藜含糗,无所用也。’”
出处:明·范受益《寻亲记·相逢》:“梗迹蓬飘,跋踄山川岂惮劳。”
出处:明·单本《蕉帕记·寻春》:“休夸绣虎雕龙,那值时危国破,怎发付梗迹萍踪。”
出处:《续儿女英雄传》第一回:“目下山东有名绿茶,可知道他们形状否;内中可有能劝化改行的,还有梗顽不化,本事十分利害的否?要一一请教。”
出处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