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:唐·刘禹锡《送别四十六首·洛中逢韩七中丞之吴兴口号五首》:“昔年意气结群英,几度朝回一字行。海北天南零落尽,两人相见洛阳城。”
出处: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》第一卷:“道不拾遗,由在上有善政;海不扬波,知中国有圣人。”
出处:唐·释元觉《永嘉证道歌》:“镜里看形见不难,水中捉月争拈得?”
出处:元·吴昌龄《二郎收猪八戒》第三折:“俊儿夫似海内寻针,姻缘事在天数临,无缘分怎的消任?直耽搁到如今。”
出处:唐·白居易《春生》:“春生何处暗周游,海角天涯遍始休。”
出处:唐·杜荀鹤《感遇》:“海枯终见底,人死不知心。”
出处:宋·苏轼《东坡志林》卷二:“海水变桑田时,吾辄下一筹,迩来吾筹已满十间屋。”
出处:唐·玄览诗:“大海从鱼跃,长空任鸟飞。”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五十四回:“楚兵人人耀武,个个扬威,分明似海啸山崩,天摧地塌。”
出处:唐·郑锡《日中有王子赋》:“河清海晏,时和岁丰。”
出处:唐·王勃《杜少府之任蜀洲》:“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。无为在歧路,儿女共沾巾。”
出处:汉·东方朔《答客难一首》:“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,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,则可谓博闻。”
出处:《庄子·徐无鬼》:“夫为天下者,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?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。”
出处:晋·袁宏《三国名臣序赞》:“形器不存,方寸海纳。”李周翰注:“方寸之心,如海之纳百川也,言其包含广也。”
出处:宋·孟元老《东京梦华录·东角楼街巷》:“南通一巷,谓之界身,并是金银帛交易之所,屋宇雄壮,门面广阔,望之森然,每一交易,动即千万,骇人闻见。”
出处:《史记·天官书》:“海旁蜃气象楼台,广野气成宫阙然。”《隋唐遗事》:“此海市蜃楼比耳,岂长久耶?”
出处:汉·扬雄《太玄经·剧》:“海水群飞,终不可语也。”
出处:唐·田颖《玉山堂文集·海云楼记》:“人当既静之时,每思及前经所履之惊涛骇浪,未尝不惕然。”
出处:西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第五卷:“久矣天之不迅风疾雨也,海不波溢也,三年于兹矣。”
出处: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七二回:“人喧呼海沸波翻,马嘶喊山崩地裂。”
出处:清·洪昇《长生殿·合围》:“抵多少雷轰电转,可正是海沸河翻。”
出处:明·无名氏《那吒三变》第四折:“怒时节海沸江翻,恼时节天昏地惨。”
出处:明·无名氏《那吒三变》第三折:“小圣啸起大风,刮的来天昏地暗,海沸山摇。”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昊天塔》第二折:“我呵喝一喝骨碌碌的海沸山崩,瞅一瞅赤力力的天摧地塌。”
出处:明·张凤翼《红拂记·髯客海归》:“坐谈间早辨龙蛇,把袖里乾坤做梦里蝴蝶,狠的人海沸山裂,不禁支发,空跌双靴。”
出处:《淮南子·泰族训》:“太山不可丈尺也,江海不可斗斛也。”
出处:清·秋瑾《精卫石》第二回:“海涸石烂情无改,正欲归坐续言词。”
出处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九十五回:“即如今人凡遇小儿惊风,害人不浅。”
出处:唐·李白《秋夕书怀》诗“海怀结沧洲,霞想游赤城。”
出处:元·张好古《张生煮海》第四折:“海角天隅,须有日再完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