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:《列子·说符》:“取金之时不见人,徒见金。”
出处:《论语·宪问》:“子曰:‘晋文公谲而不正,齐桓公正而不谲。’”
出处:南朝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辨骚》:“康回倾地,夷羿彃日,木夫九首,土伯三日,谲怪之谈也。”
出处: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运筹帷帐中,决胜千里外,子房功也。”
出处: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天下匈奴数岁者,徒以吾两人耳,愿与汉王挑战,决雌雄,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。”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76回:“不如从武城将军之计,渡江决一胜负为上。”
出处:明·无名氏《投笔肤谈》:“儒将者,决胜庙堂者也。武将者,折冲千里者也。”
出处:《清史稿 文宗本纪》:“周天爵素称勇敢,所保臧纡青练勇可当一面,独不能与贼决一死战耶。”
出处:汉·桓宽《盐铁论·论功》:“倔强而倨敖,自称老夫。”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·桂员外途穷忏悔》:“常言‘吉人天相,绝处逢生。’”
出处:《汉书·外戚传》载李延年歌:“北方有佳人,绝世而独立。”
出处:《老子》第十九章:“绝圣弃智,民利百倍;绝仁弃义,民复孝慈;绿色通巧弃利,盗贼无有。”
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尤悔》:“温公初受刘司空使劝进。母崔氏固驻之,峤绝裾而去。”
出处: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有为者辟若掘井,掘井九轫而及泉,犹为弃井也。”
出处:汉·蔡邕《陈太丘碑文》:“颖川陈君,绝世超伦,大位未跻,惭于臧文窃位之负,故时人高其德,重乎公相之位也。”
出处:《汉书·丙吉传》:“吉为人深厚,不伐善,自曾孙遭遇,绝口不道前恩,故朝廷莫能明其功也。”
出处: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:“坏塘以取龟,发屋而求狸,掘室而求鼠,割唇而治龋,桀跖之徒,君子不与。”
出处:《汉书·外戚传上·孝武李夫人》:“北方有佳人,绝世而独立,一顾倾人城,再顾倾人国。”
出处:唐·严郢《驳议吕諲》:“今太常议荆南之政详矣……乃抉瑕掩瑜之论,非中适之言也。”
出处:明·吾丘瑞《远甓记·师阃宾贤》:“英姿绝世无双,用之将帅,必能扶弱鼎于安澜。”
出处: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,能得人之死力,虽古名将不过也。”《孝经援神契》:“母之于子也,鞠养殷勤,推燥央湿,绝少分甘。”
出处: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今滕绝长补短,将五十里也,犹可以为善国。”
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捷悟》:“黄绢,色丝也,于字为绝。幼妇,少女也,于字为妙。外孙,女子也,于字为好。蒱臼,受辛也,于字为辞。所谓绝妙好辞也。”
出处:《吕氏春秋·尽数》:“扬汤止沸,沸愈不止,去火则止矣。” 汉·枚乘《上书谏吴书》:“一人饮之,百人扬之,无益也,不如绝薪止火而已。”
出处:《左传·隐公六年》:“为国家者,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,芟夷蕴崇之,绝其本根,勿使能殖,则善者信矣。”
出处:《老子》第十九章:“绝圣弃智,民利百倍,绝仁弃义,民复孝德。”
出处: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,能得人之死力,虽古名将不过也。”《孝经援神契》:“母之于子也,鞠养殷勤,推燥央湿,绝少分甘。”
出处:抉吾眼置之吴东门,以观越之灭吴也。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吴太伯世家》
出处:
出处:《汉书·外戚传》载李延年歌:“北方有佳人,绝世而独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