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:明·无名氏《精忠记·应诏》:“勤王报国应无惮,掠地攻城也畏难。”
出处:明·张煌言《答赵安抚书》:“英君察相,尚能略其迹而原其心;感其诚而哀其遇。”
出处:《左传·昭公十四年》:“己恶而掠美为昏。”
出处:唐·白居易《与元九书》:“仆始生六七月时,乳母抱弄于书屏下。有指‘无’字、‘之’字示仆者,仆虽口未能言,心已默识。后有问此二字者,虽百十其试,而指之不差。”
出处:霍达《穆斯林的葬礼》第六章:“但是书写有些潦草,个别地方选词不十分精确,略逊一筹。”
出处:《新华日报》1943.8.28:“一个正视现实的人,不会只是去强调这掠影浮光,但亦决不故意去抹煞它。”
出处:清·黄宗羲《子刘子行状上》:“以于立玉、于元荐为乱天下者,亦岂遂为定论乎?略迹而论心,二臣皆皎然不欺其志,有国士之风。”
出处:明·张煌言《答赵安抚书》:“英君察相,尚能略其迹而原其心;感其诚而哀其遇。”
出处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17回:“才女才说学士大夫论及反切尚切瞠目无语,何况我们不过略知皮毛,岂敢乱谈,贻笑大方!”
出处: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四十二回:“花子道:‘武艺也略知一二。’”
出处: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辛十四娘》:“小生所以忝出君上者,以起处数语,略高一筹耳。”
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方正》:“此郎亦管中窥豹,时见一斑。”
出处:清 秋瑾《致秋誉章书》:“哥哥虽稍胜一筹,而无告语则同,无戚友之助亦同,所幸者生为男子耳,结局纵胜妹十倍也。”
出处: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卷二九:“所谓曲意徇物,掠美市恩,其用心要作甚?”
出处:明·张居正《答南列卿陈我度》:“孤虽不肖,其于人之贤否,略窥一斑,内不敢任爱憎之私,外不轻信誉之说。”
出处:语出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小人而无惮也。”《三国演义》第三回:“[董卓]出入宫庭,略无忌惮。”
出处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此所谓功无二于天下,而略不世出者也。”
出处:
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4回:“略施小计鬼神惊,字称吴学究,人号智多星。”
出处:明·无名氏《四贤记·挑斗》:“你如今掠是搬非,干讨得鬼哭神愁。”
出处:五代·贯休《酷吏词》:“有叟有叟,暮投我宿,吁叹自语,云太苛酷,如何如何,掠脂斡肉。”
出处:明·陈汝元《金莲记·焚卷》:“十万伍雄兵飞将,皆能略地攻城。”
出处:唐·牛僧孺《守在四夷沦》:“夫四夷不守境,不过于略地侵城,是有败无亡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