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:金·元好问《后平湖曲》:“楼上墙头无一物,暮爨朝舂一生足。”
出处:清·徐瑶《太恨生传》:“余非登徒子,誓不效杂情奴态,暮翠朝红。”
出处:宋·无名氏《鬼董》第二卷:“卜居西湖,邻邸有白衣少妇来寓,艳冶而慧,始见犹自匿,稍久,目交心通。”
出处: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狙公赋芧,曰:‘朝三而暮四。’众狙皆怒。曰:‘然则朝四而暮三。’众狙皆悦。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,亦因是也”。
出处:宋·陈善《扪虱新话·扬子》:“雄作《太玄》以拟《周易》,或者比之吴楚谮王,顾非伪乎,此目睫之论也。”
出处:元·柯丹邱《荆钗记·遣仆》:“形只影单添凄楚,暮想朝思愈困苦。”
出处:宋·邵伯温《闻见前录》第六卷:“窃以暮景残光,能余几日;酬恩报义,正在今时。”
出处:明·焦竑《李氏焚书序》:“宏甫快口直肠,目空一世,愤激过甚,不顾人有忏者。”
出处:三国·魏·曹植《赠白马王彪》诗:“年在桑榆间,影响不能追。”南朝·梁·萧统《文选·刘铄〈拟古二首〉》:“愿垂薄暮景,照妾桑榆时。”
出处:马南邨《燕山夜话·交友待客之道》:“如果遇到对方有弱点,就更加盛气凌人,目空余子。”
出处:明·沈德符《野获编·科场·阁试》:“今未试之前,采访居其半,请托居其半,甚而暮夜先容,纸上之语,仅免曳白,便足入彀。”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玩江亭》第三折:“我每日家暮礼晨参。你道是暮礼晨参,怎如俺野眠浪宿。”
出处:宋·李纲《访李道士》诗:“自言身在此山中,暮暮朝朝看不足。”
出处:北魏·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·景乐寺》:“异端奇术,总萃其中。剥驴投井,植枣种瓜,须臾之间皆得食。士女观者,目乱精迷。”
出处:《诗经·大雅·烝民》:“吉甫作诵,穆如清风。”
出处:宋·陆游《访毛平仲问疾与其子适同游柯山》:“楼堞参差暮气昏。”
出处: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田子方》:“若夫人者,目击而道存矣,亦不可以容声矣。”
出处:元·关汉卿《五侯宴》第四折:“我恰才见阿妈和四个叔叔都目目相觑,其中必然暗昧。”
出处:宋·苏轼《石钟山记》:“事不目见耳闻,而臆断其有无,可乎?”
出处:《太平天国·钦定士阶条例》:“至于诵习书史,博览篇章,目染耳濡,课学即求心之道。”
出处: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桓公元年》:“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,目逆而送之,曰:‘美而艳。’”
出处:唐·韩愈《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》:“目擩耳染,不学以能。”
出处:《庄子·养生主》:“始臣之解牛之时,所见无非牛者;三年之后,未尝见全牛也。”
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五回:“那宝钗却又行为豁达,随分从时,不比黛玉孤高自许,目无下尘,故深得下人之心。”
出处: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:“臣朔年二十二,长九尺三寸,目若悬珠,齿若编贝。”
出处:巴金《家》:“她不满意觉慧的目无尊长的态度,更不满意觉民的反抗家长、实行逃婚的手段。”
出处:清·王韬《淞滨琐话·魏月波》:“彼此目挑眉语,心许已久,苦不得间。”
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八十五回:“四方混杀,人人束手,个个归心。定安国舅气的目睁口呆,罔知所措。与众等侍郎束手被擒。”
出处:《京本通俗小说·拗相公》:“一个首相姓王名安石,临川人也。此人目下十行,书穷万卷。”
出处:明·汪道昆《高唐梦》:“说甚么目挑心悦;便教他毛嫱、西子,总非同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