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:曲波《林海雪原》:“专门纠察库仑比的淘金工人和山林工人,为非作歹,敲诈勒索,无恶不作。”
出处: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7回:“兄弟敲竹杠,也算会敲的了,难道这里头还有竹杠不成?”
出处:元·赵孟頫《赠放烟火者》诗:“人间巧艺夺天工,炼药燃灯清昼同。。”
出处: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大臣内叛,诸侯外反,亡,可翘足而待也。”
出处:三国魏·陈琳《檄吴将校部曲文》:“是以立功之士,莫不翘足引领,望内响应。”
出处: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平步青云》上册:“借款是另外一回事,通裕垫米又是一回事,桥归桥,路归路。”
出处:《大光明藏经》下卷:“敲冰求火,论功不遂。”
出处:清·昭梿《啸亭杂录·卷三·朱白泉狱中上百朱二公书》:“乃星使临工,以为巧立名目,不容申辩。”
出处:三国魏·就休琏《与侍郎曹长思书》:“幸有袁生,时步玉趾,樵苏不爨,清淡而已,有似周党之过闵子。”
出处: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一:“昔人求道,敲骨吸髓,刺血济饥。”
出处:宋·苏轼《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》:“巧偷豪夺古来有,一笑谁似痴虎头。”
出处: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20回:“他自吃人在他跟前那等花丽胡哨,乔龙画虎,两面三刀哄他,就是千好万好了。”
出处:唐·韩愈《代张籍与李浙东书》:“阁下凭几而听之,未必不如听吹竹弹丝、敲金击石也。”
出处:《诗·小雅·伐木》:“伐木丁丁,鸟鸣嘤嘤,出自幽谷,迁于乔木。”
出处:宋·曾敏行《独醒杂志》卷五:“一日,冲元自窗外往来,东坡问:‘何为?’冲元曰:‘绥来。’东坡曰:‘可谓奉大福以来绥。’盖冲元登科时赋句也。冲元曰:‘敲门瓦砾,公尚记忆耶!’”
出处:《列子·汤问》:“人之巧乃可与造化者同功乎!”
出处:清·吴趼人《痛史》第二十三回:“我并不出家修道,不过是乔装打扮,掩人耳目,借着卖药为名,到处访求英雄,以图恢复中国。”
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巧言》:“巧言如簧,颜之厚矣。”
出处:《汉书·地理志下》:“周人之失,巧伪趋利。”
出处:《书·皋陶谟》:“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。”
出处:宋·杨无咎《垂丝钓·邓端友席上赠吕倩倩》:“听敲冰戛玉,恨云怨雨,声声总在愁处。”
出处:洪深《香稻米》第三幕:“还不是他用狗头军师自作主张自讨好、敲锣放炮的硬出头!”
出处:《永明智觉禅师唯心诀》第四卷:“若敲冰而索火,类缘木以求鱼。”
出处:语出《汉书·高帝纪》:“大臣内畔,诸将外反,亡可蹻足待也。”
出处:元·刘埙《隐居通议·诗歌》:“后三年,当予亡命,萧永言同醉,见予举似,急索纸而恨无敲冰玉屑,以备恶语。”
出处:明·张居正《门生为师相中玄高公六十寿序》:“今天子基命宥密,孰与成王贤,其委任公不在周公下,薄海内外皆跷足抗手,歌颂盛德。”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千里独行》第四折:“两壁厢敲牛宰马,做一个庆喜的筵席。”
出处:清·王韬《西人重日轻华》:“其取之于民间,前时不过什二,今则几至于敲膏吸髓,取之尽锱铢,用之如泥沙。”
出处:西汉·扬雄《长杨赋》:“自上仁所不化,茂德所不绥,莫不跷足抗首,请献厥珍。”
出处: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1回:“这要不用个敲山振虎的主意,怎的是个了当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