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:《尚书·顾命》:“昔君文王、武王宣重光。”三国魏·缪袭《魏鼓吹曲》:“日月为重光。”
出处:《易·系辞下》:“日中为市,致天下之民,聚天下之货,交易而退,各得其所。”
出处:晋·阮籍《咏怀》诗:“娱乐未终极,白日忽蹉跎。”
出处:《易·丰》:“日中则昃,月盈则食,天地盈虚,与时消息,而况乎人乎!”
出处:《汉书·律历志上》:“日月如合壁,五星如连珠。”
出处:元 关汉卿《蝴蝶梦》第四折:“愿待制位列三公,日转千阶。”
出处:元 武汉臣《生金阁》第二折:“爷!怪事,怪事!只见日月交食,不曾见辘轴退皮。”
出处:《南齐书·天文志上》:“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,日出高三竿,朱色赤黄,日晕,虹抱珥直背。”
出处:《隋书·李穆传》:“臣日薄桑榆,位高轩冕,经邦论道,自顾缺然。”
出处: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:“扞日呴至于虞渊,是谓黄昏。”庄逵吉校:“《太平御览》作‘薄于虞渊’。”
出处: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前集·杜少陵三》:“天下事有意为之,辄不能尽妙,而文章尤然。文章之间,诗尤然。世乃有日锻月炼之说,此所以用功者虽多,而名家者终少也。”
出处:三国·魏·曹植《与吴季重书》:“然日不我与,曜灵急节,面有过景之速,别有参商之阔。”
出处:唐·皮日休《忧赋》:“故王之忧国者日旰不食,士之忧位者载贽出疆。”
出处:元·郑光祖《倩女离魂》第三折:“自到都下,撺过卷子。小官日不移影,应对万言,圣人大喜。”
出处:《后汉书·儒林传上·尹敏》:“与班彪亲善,每相遇,辄日旰忘食,夜分不寝。”
出处:明·汤显祖《南柯记·录摄》:“日高三丈,还不见六房站班,可恶可恶!”
出处:清·莫友芝《〈巢经堂诗钞〉序》:“[子尹]不肯以诗人自居。当其兴到,顷刻千言;无所感触,或经时不作一字,又脱稿不自收拾,子弟钞存十之三四而已。而其盘盘之气,熊熊之光,浏漓顿挫,不主故常,以视近世日程月课,楦酿篇牍,自张风雅者,其贵贱何如也?”
出处:宋·范纯仁《鹧鸪天·和韩持国》词:“腊后春前暖律催,日和风暖欲开梅。”
出处:清·裘廷梁《论白话为维新之本》:“而新书新报日出不穷者,无愚智皆读之。”
出处:《宋史·张致远传》:“使州县无妄用,归其馀于监司;监司无妄用,归其馀于朝廷;朝廷无横费,日积月聚,惟军须是虑,中兴之业可致也。”
出处:晋·袁宏《后汉纪·顺帝纪上》:“[梁后]选入掖庭,相工茅通见之,惊曰:‘此所谓日角偃月,相之极贵,臣未尝见之。’于是以为贵人。”
出处:《庄子·让王》:“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。”
出处:《胡雪岩》:“这个职位,一望而知是日进斗金的好差使。”
出处:魏巍《东方》第五部第十五章:“外面日丽风清,蓝天如洗,是一个典型的明净的秋日。”
出处:《梁书·元帝纪》:“陛下日角龙颜之姿,表于徇齐之日;彤云素气之瑞,基于应物之初。”
出处:明·无名氏《打韩通》:“我这病,年深日久,数个良医,不曾医的好。”
出处:唐·吴兢《贞观政要·君道》:“徵曰:‘观自古帝王,在于忧危之间,则任贤受谏。及至安乐,必怀宽怠,言事者惟令兢惧,日陵月替,以至危亡。’”
出处: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七:“我虽是不好嫁得你出家人,只是认做兄妹往来,谁禁得我?这便可以日久岁长的了。”
出处:语出《易·乾》:“君子终日乾乾,夕惕若厉,无咎。”
出处: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·云门文偃禅师》:“总是汝把取翻覆思量,看日久岁深自然有个入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