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:《南史·王莹传》:“丈人一旨,如汤浇雪耳。”
出处:《诗·小雅·小旻》:“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”
出处:《诗经·大雅·板》:“天之牖民,如埙如篪。”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一百三回:“黄歇如梦初觉,如醉初醒。”
出处:《庄子·徐无鬼》:“羊肉不慕蚁,蚁慕羊肉,羊肉膻也。”
出处:《古今小说·木绵庵郑虎臣报冤》:“韩侂胄居相位一十四年,陷害了赵愚丞相,罢黜道学诸臣,轻开边衅,辱国殃民。”
出处:《初刻白案惊奇》卷二五:“这些人还指望出张续案,放遭告考,把一个长安子弟,弄得的如醉如狂。”
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:“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。”南朝宋·刘孝标注:“怅然若有所失。”
出处:元李文蔚《燕青博鱼》第一折:“哥哥,俺是甚等样人家,着他辱门败户。”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二卷:“那田氏比先前二妻,更有姿色。肌肤若冰雪,绰约似神仙。庄生不是好色之徒,却也十分相敬,真个如鱼似水。”
出处:《说岳全传》第三一回:“一旦失手,辱身败名,是为不智。”
出处:唐·皇甫湜《韩文公墓志铭》:“茹古涵今,无有端涯。”
出处:鲁迅《故事新编·序言》:“况且‘如鱼饮水,冷暖自知’,用庸俗的话来说,就是‘自家有病自家知’罢。”
出处:叶圣陶《席间》:“‘入邦问俗,古之道也。’主人唱着古人的调子。”
出处:清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演习·脱套》:“方巾与有带飘巾,同为雅者之服。飘巾儒雅风流,方巾老成持重。”
出处:
出处:《先拨志始》卷下:“在婿固不敢厚望,入宝山而空回,想岳亦不能忘情也。”
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43回:“倘或被眼疾手快的拿了送官,如之奈何?”
出处: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·法眼宗·西余体柔禅师》:“进前即触途成滞,退后即噎气填胸,直得上天无路,入地无门。”
出处: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20卷:“商功父虽有两个外甥,不是姐姐亲生,亦且是乳臭未除,谁人来稽查得他?”
出处:《论语·八佾》:“或问褅之说。子曰:‘子知也;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,其如示诸斯乎!’指其掌。”
出处: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4回:“列公,你只看他这点遭际,我觉得比入阁登坛金闺紫诰还胜几分。”
出处:
出处: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入竟而问禁,入国而问俗,入门而问讳。”孔颖达疏:“入竟而问禁者……竟,界首也。禁谓国中政教所忌。凡至竟界,当先访问主国何所禁也。”
出处:五代·温庭筠《新添声杨柳枝·二》词:“井底点灯深烛伊,共郎长行莫围棋。玲珑骰子安红豆,入骨相思知不知?”
出处:《明史·彭泽传》:“琼遂劾泽妄增金币,遗书议和,失信启衅,辱国丧师。”
出处:明·宋濂《杭州灵隐寺故辅良大师石塔碑铭》:“教秉固当学,若沉溺不返,如入海算沙,徒自困耳。”
出处:清·恽敬《与秦省吾》:“侯君妙才,同携游屐,是以逸情远兴,苍莽而来,而入理切情之言,反不能畅也。”
出处:《四游记·老君道教源流》:“入火赴汤,下地上天,灰身没命,愿随大仙。”
出处:语出《论语·学而》:“子曰:‘弟子入则孝,出则悌。’”汉·桓宽《盐铁论·授时》:“教之以德,齐之以礼,则民徙义而从善,莫不入孝出悌,夫何奢侈暴慢之有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