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:元·武汉臣《玉壶春》第三折:“小生欲待要不去,悬心挂意,怎生撇得?欲待要去呵,又惹的人言三语四,使人惶恐,好两难也呵!”
出处:《左传·文公七年》:“今君虽终,言犹在耳。”
出处:《晋书·裴秀传》:“乐广尝与頠清言,欲以理服之,而頠辞论丰博,广笑而不言。时人谓頠为言谈之林薮。”
出处:《汉书·贾捐之传》:“君房下笔,言语妙天下。”
出处:《缨珞经》:“言语道断,心行所灭。”
出处:《诗经·周南·关雎·序》:“言之者无罪,闻之者足以戒。”
出处:宋·邵博《邵氏闻见后录》卷十五:“昔之所以议进退天下士大夫者,今又重之以权位,故其一言之出,则九鼎不足为重。”
出处:《诗经·大雅·抑》:“诲而谆谆,听我藐藐。”
出处:《三国志·蜀书》:“今寇虏作害,民被荼毒,思汉之士,延颈鹤望。”
出处: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:“然而其持之有故,其言之成理,足以欺惑愚众。”
出处:《庄子·胠箧》:“今遂至使民延颈举踵曰:‘某所有贤者,赢粮而趣之。’”
出处:明 余继登《典故纪闻》:“有或违者,必罚不贷。”
出处:《左传·襄公二十年》:“仲尼曰:‘志有之,言以足志,文以足言。不言谁知其志?言而无文,行而不远。’”
出处:战国楚·宋玉《高唐赋》:“九窍通郁,精神察滞,延年益寿千万岁。”
出处:《后汉书·孔融传论》:“夫严气正性,覆折而已。”
出处:清 梁启超《跋》:“言之无物,务尖险,晚唐之极敝也。”
出处:唐·孔颖达《尚书序》:“承诏为五十九篇作传,于是遂研精覃思,博考经籍,采摭群言,以立训传。”
出处: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七回:“外省的地平,又多是用木板铺的,上面严丝合缝盖上,轻易看不出来。”
出处: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四十八回:“陈老道:‘言之有理。’”
出处:汉·班固《答宾戏》:“研桑心计于无垠。”
出处:《后汉书·崔骃传》:“故严刑峻法,破奸轨之胆。”
出处:《周易·家人》:“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。”
出处:宋·范仲淹《祭石学士文》:“曼卿之笔,颜筋柳骨。”
出处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段氏》:“言之凿凿,确可信据。”
出处:毛泽东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》:“戴过一次高帽子的,从此颜面扫地,做不起人。”
出处:《资治通鉴·汉纪·光武帝建武三年》:“甲辰,帝亲勒六军,严阵以待之。”
出处:《诗经·大雅·抑》:“诲而谆谆,听我藐藐。”
出处:《三国志·蜀书·赵云传》裴松之注引《赵云别传》:“云入营,更大开门,偃旗息鼓,公军疑云有伏兵,引去。”
出处:晋·陆机《文赋》:“或因枝以振叶,或沿波而讨源。”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八十七回:“惠王亲往问疾,见痤病势已重,奄奄一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