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:元 尚仲贤《单鞭夺槊》第二折:“哥也,知人知面不知心,你道无二心呵。”
出处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六十五回:“紫芝妹妹嘴虽利害,好在心口如一,直截了当,倒是一个极爽快的。”
出处:《庄子·天地》:“通于一而万事毕。”
出处: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吴祐传》:“吴季英有知人之明,卿且勿言。”
出处:《论语·季氏》:“益者三友,损者三友。友直,友谅,友多闻,益矣。友便辟,友善柔,友便佞,损也。”
出处:《老子》第二十八章:“知其荣,守其辱,为天下谷。”
出处: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2回:“连司棋也都气了个直眉瞪眼。”
出处:《老子》第四十四章:“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长久。”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冯玉兰》第一折:“只我这知书达礼当恭谨,怎肯着出乖露丑遭谈论。”
出处:《逸周书·周祝》:“甘泉必竭,直木必伐。”《庄子·山木》:“是故其行列不斥,而外人卒不得害,是以免于患。直木先伐,甘井先竭。”
出处: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17卷:“亲生的,正在乎知疼着热,才是儿子。”
出处:《易·坤》:“君子敬以直内,义以方外。”
出处:《老子》第四十四章:“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长久。”《汉书·疏广传》:“吾闻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。”
出处: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有直情而径行者,戎狄之道也。”
出处:《左传·哀公十七年》:“诸侯盟,谁执牛耳?”
出处:清 方苞《与李刚主书》:“倘鉴愚诚,取平生所述訾謷朱子之语,一切稚芟,而直抒己见,以共明孔子之道。”
出处:《战国策·齐策》:“跖之狗吠尧,非贵跖而贱尧也,狗固吠非其它也。”
出处:《新唐书·萧至忠传》:“时楚客(宗楚客)怀奸植党。”
出处:司马文森《风雨桐江》第三章:“一去就是好些年,说要回来,总是‘只听楼梯响,不见人下来’。”
出处:《庄子·盗跖》:“使子路去其危冠,解其长剑,而受教于子。天下皆曰:‘孔丘能止暴禁非。’”
出处:宋·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五:“田登作郡,自讳其名,触者必怒,吏卒多被榜笞。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。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,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:‘本州依例放火三日。’”
出处: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非尔所知也。夫文,止戈为武。”
出处:《庄子·人世间》:“将执而不化,外合而内不訾,其庸讵可乎?”
出处:宋·祝穆《方舆胜览·眉州·磨针溪》: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,学业未成,即弃去,“过是溪,逢老媪方磨铁杵,问之,曰:‘欲作针。’太白感其意,还卒业”。
出处:《南史·徐勉传》:“今昔止可谈风月,不宜及公事。”
出处: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:“本道言出如箭,执法如山,三尺法不能为不肖者宥也。”
出处:《礼记·大学》: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”
出处:《后汉书·儒林传序》:“飨射礼毕,帝正坐自讲,诸儒执经问难于前,冠带缙绅之人,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。”
出处:先秦·左丘明《左传·桓公十三年》:“莫敖必败,举趾高,心不固矣。”
出处:《诗经·豳风·伐柯》:“伐柯如何?匪斧不克。取妻如何?匪媒不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