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:《诗经·鄘风·墙有茨》:“中冓之言,不可道也。”《汉书·济川王明传》:“不窥人闺门之私,听闻中冓之言。”
出处: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秦失其鹿,天下共逐之。”
出处:唐·柳宗元《马退山茅亭记》:“盖天钟秀于是,不限于遐裔也。”
出处:《遏冠子·学问》:“中河失船,一壶千金,贵贱无常,时使物然。”
出处: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“洒削,薄技也,而郅氏鼎食。马医浅方,张里击钟。”唐·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闾阎扑地,钟鸣鼎食之家。”
出处: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二回:“丞相金銮直谏君,忠肝义胆孰能群。”
出处:汉·崔寔《政论》:“钟鸣漏尽,洛阳城中,不得有行者。”《三国志·魏书·田豫传》:“年过七十而以居位,譬犹钟鸣漏尽而夜行不休,是罪人也。”
出处: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二十回:“民知有忠孝节义,不知妄作邪为。”
出处:《三国志·蜀书·先主传》:“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邪?冢中枯骨,何足介意?”
出处:《新唐书·卢藏用传》记载:卢藏用想入朝作官,隐居在京城长安附近的终南山,借此得到很大的名声,终于达到了作官的目的。
出处:《庄子·让王》:“三日不举火,十年不制衣,正冠而缨绝,捉衿而肘见,纳屦而踵决。”
出处: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众心成城,众口铄金。”
出处:南朝梁·萧统《文选序》:“盖踵其事而增华,变其本而加厉。物既有之,文亦宜然。”
出处:宋·欧阳修《论议濮安懿王典礼札子》:“众口一辞(词),纷然不正。”
出处:明·高则诚《琵琶记·一门旌奖》:“卑人空怀罔极之思,徒抱终天之恨。”
出处:《涅槃经》:“种瓜得瓜,种李得李。”
出处: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69回:“常言道:‘众毛攒裘。’”
出处:唐·孙揆《灵应传》:“众寡不敌,三战三北。”
出处:姜树茂《渔岛怒潮》第五章:“‘众人拾柴火焰高’,只要群众发动起来了,搬山山倒,填海海平。”
出处:唐·韩愈《郓州溪堂诗并序》:“公私扫地赤立,新旧不相保持,万目睽睽,公于此时能安以治之。”
出处:《隋书 杨善会传》:“每恨众寡悬殊,未能灭贼。”
出处:清 谭嗣同《报贝元徽》:“今之原祸始音,必以合肥为众矢之的。”
出处: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五:“在你家里搜出人腿来,众目昭彰,一传出去,不到得轻放过了你。”
出处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阿纤》:“君无二心,妾岂不知?但众口纷纭,恐不免秋扇之捐。”
出处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阿纤》:“君无二心,妾岂不知?但众口纷纭,恐不免秋扇之捐。”
出处: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》:“虽十目视十手指,众所共知之处,亦自七颠八倒了,更如何地谨独。”
出处:宋·欧阳修《归田录》卷一:“补仲山之衮,虽曲尽于巧心;和傅说之羹,实难调于众口。”
出处:《晋书·列传三十传论》:“于是武皇之胤,惟有建兴,众望攸归,曾无与二。”宋·陈亮《复陆伯寿》:“舍试揭榜,伏承遂释褐于崇化堂前,众望所归,此选增重,凡在友朋之列者,意气为之光鲜。”
出处:《左传·隐公四年》:“阻兵无众,安忍无亲,众叛亲离,难以济矣。”
出处:《论语·为政》:“为致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众星共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