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:唐·韩愈《送石处士序》:“若烛照数计而龟卜也。”
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容止》:“骠骑王武子是卫玠之舅,俊爽有风姿。见玠辄叹曰:‘珠玉在侧,觉我形秽。’”
出处:《晋书·殷浩传》:“少时吾与浩共骑竹马,我弃去,浩辄取之。”
出处:《吕氏春秋·遇合》:“人有大臭者,其亲戚兄弟妻妾知识,无能与居者,自苦而居海上。”三国魏·曹植《与杨德祖书》:“人各有好尚,兰荪蕙之芳,众人之好好,而海畔有逐臭之夫。”
出处:唐·张文琮《咏水诗》:“方流涵玉润,圆折动珠光。”
出处:《晋书·陶侃传》:“时造船,木屑及竹头,悉令举掌之,咸不解所以。”
出处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二回:“二位如再喧哗,不独耽误娇音妙舞,恐金母要下逐客令了。”
出处:施蛰存《滇云浦雨话从文》:“由此,从文有了一个固定的职业,有月薪可以应付生活。但这样一来,写作却成为他的业余事务,在他的精神生活上,有些主客颠倒。”
出处: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秦失其鹿,天下共逐之。”
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作诗,不成者行大法。应声便为诗曰:‘煮豆持作羹,漉菽以为法,萁在釜下燃,豆在釜中泣,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?’帝深有惭色。”
出处: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篆集》引《西清诗话》:“义山《杂纂》,品目数十,盖以文滑稽者。其一曰杀风景,谓清泉濯足,花下晒晖,背山起楼,烧琴煮鹤。”
出处:《毛诗序》:“主文而谲谏,言之者无罪,闻之者足以戒。”
出处:《新唐书·李 传》:“性友爱,其姊病,尝自为粥而燎其须。”
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简傲》:“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,桓谓王曰:‘卿在府久,比当相料理。’初不答,直高视,以手版拄颊云:‘西山朝来,致有爽气。’”
出处:《国语·越语下》:“无助天为虐,助天为虐者不祥。”
出处:《庄子·至乐》:“褚小者不可以怀大,绠短者不可以汲深。”
出处:三国魏·曹植《与吴季重书》:“墨翟不好伎,何为过朝歌而回车乎?足下好伎,值墨翟回车之县,想足下助我张目也。”
出处:《史记·吴王濞列传》:“吴有豫章郡铜山,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,煮海水为盐。”
出处: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今始入秦,即安其乐,此所谓助桀为虐。”
出处:汉·贾山《至言》:“然而养三老于太学,亲执酱而馈,执爵而酳,祝噎在前,祝哽在后。”
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小旻》:“如彼筑室于道谋,是用不渍于成。”
出处: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十五回:“将南京元武湖赐与庄尚志著书立说,鼓吹休明。”
出处: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筑室反耕者,宋必听命。”
出处:《宋史·贾黄中传》:“黄中幼聪悟,方五岁,玭每旦令正立,展书卷比之,谓之等身书,课其诵读。”
出处:《孔子家语·致思》:“铸剑习以为农器,放牛马于原薮,室家无离旷之思,千岁无战斗之患。”
出处:宋·苏辙《黄楼赋》:“掁臂长啸,风动云兴;朱阁青楼,舞女歌童。”
出处:宋·王安石《寄题郢州白雪楼》诗:“朱楼碧瓦何年有,榱桷连空欲惊矫。”
出处:明·张居正《赠国子马生行》:“不见当年许史家,朱楼绮户青云逼。一朝宠失门祚衰,堂前一一生荆棘。”
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九回:“朱甍碧瓦,掩映着九级高堂;画栋雕梁,真乃是三微精舍。”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二十九卷“中间显出一座八角亭子,朱甍碧瓦,画栋雕梁。”
出处:《周礼·天官·玉府》:“若合诸侯,则共珠盘玉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