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: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何夔传》注引孙盛曰:“得其人则论道之任隆,非其才则覆餗之患至。”
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30回:“别人总未解得他四个人的言语,因此付之流水。”
出处:《梁书·简文帝纪》:“弗欺暗室,岂况三光。”
出处:范文澜《中国近代史》第七章:“痛责那倡言合作的学生,说他们太无志气,不识潮流,要附人骥尾。”
出处:《宋史·子砥传》:“今复蹈其辙,譬人畏虎,唁虎以肉,食尽终必食人。”
出处:《晋书·谢安传论》:“啸咏山林,浮泛江海。”
出处: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七回:“就将这正经拳法收起不传,只用些外面光、不管事的拳法敷衍门面而已。”
出处:南朝·梁·王僧孺《答江琰书》:“献书尽先贤之德,作颂罄前皇之美,岂不俯拾青紫,坐享大夫?”
出处:汉·刘向《说苑·善说》:“魏文侯与大夫饮酒,使公乘不仁为觞政,曰:‘饮不釂者,浮以大白。’”
出处:清·朱彝尊《黄征君寿序》:“目击其先公之大节,具书于国史,先生之心,足以自慰,于介寿日,宜浮一大瓟者也。”
出处:
出处:《宋书·刘敬宣传》:“今此杖节,常惧福过祸生,实思避盈居损,富贵之旨,非所敢当。”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四卷:“不觉抚髀长叹道:‘事皆前定,……安能久于人世乎!’”
出处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56回:“亦是他福至性灵,忽又想到一个绝妙计策,仍旧上来见老师。”
出处:柳亚子《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》:“覆巢倾卵之中,笺传《燕子》,焚屋沉舟之际,唱出《春灯》。”
出处: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25卷:“若帝王求道,寿齐三光,千变万化,坐民立亡;福如山岳,为人重爱,修道之者,白日升天。”
出处: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30回:“好山!自是那大圣回家,这几日,收拾得复旧如新。”
出处: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荣辱》:“夫贵为天子,富有天下,是人情所同欲也。”
出处:明·沈受先《三元记·合欢》:“愿冯君福如海渊,愿冯君寿比南山。”
出处:《南齐书·豫章文献王疑传》:“常谓福齐南山,庆钟仁寿。”
出处:明·无名氏《鸣凤记·桑林奇遇》:“守经行权,各有其时,抚孤恤寡,存乎一念。”
出处:清·荻岸山人《平山冷燕》第12回:“富贵功名,吾与兄自有,何必拘拘于此?”
出处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续黄粱》:“一言之合,荣膺圣眷,父紫儿朱,恩宠为极。”
出处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马介甫》:“万石不言,惟伏首贴耳而泣。”何垠注:“伏首帖耳,狗畏人貌。”
出处:汉·马融《广成颂》:“负隅依阻,莫敢婴御。”
出处: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主父偃传》:“古之人君一怒必伏尸流血,故圣王重行之。”
出处:《周书·晋荡公护传》:“生死肉骨,岂过今恩,负山戴岳,未足胜荷。”
出处:宋·文莹《玉壶清话》第七卷:“君等久负坚执锐,卫驾远征。”
出处:《明史·董传策传》:“干进无耻之徒,附膻逐秽,麕集其门。”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四卷:“荆公展转寻思,抚膺顿足,懊悔不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