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:
出处:唐·王维《与苏卢二员外游方丈寺》诗:“回看双凤阙,相去一牛鸣。”
出处:明·谢榛《四溟诗话》卷四:“以诗志别,分韵得‘秋’字,援笔立就,一气浑成。”
出处:《史记·张释之列传》:“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,陛下何以加其法乎?”
出处:《韩非子·扬权》:“毋弛而弓,一栖两雄。一栖两雄,其斗(喭页)(喭页)。”
出处:孙中山《革命原起》:“不期年而加盟者逾万人,支部则亦先后成立于各省。从此革命风潮一日千丈,其进步之速,有出人意表者矣。”
出处:《无量寿经》卷上:“设我得佛,自地上以至于虚空,宫殿楼观池流华树,国土所有一切万物,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,严饰奇妙,超诸人天。”
出处:明·刘道开《畴昔》诗:“畴昔干戈里,飘零剩此身;一生九死客,两代六朝人。”
出处:《孔子家语·弟子行》:“独居思仁,公言仁义。其于诗也,则一日三覆,白圭之玷,是宫绦之行也。”按,《论语·先进》:“南容三复白圭,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。”《家语》本此。
出处:
出处:《诗·王风·采葛》:“彼采艾兮,一日不见,如三岁兮。”
出处:宋·苏轼《渔家傲·送张元唐省亲秦州》词:“一曲阳关情几许,知君欲向秦川去。”宋·柳永《少年游》词:“一曲阳关,断肠声尽,独自凭兰桡。”
出处:元·关汉卿《哭存孝》第一折:“你放下一十八般兵器,你抡不动那鞭、简、挝、锤。”
出处:《诗·王风·采葛》:“彼采葛兮,一日不见,如三月兮。”
出处:元·白朴《梧桐雨》楔子:“臣左右开弓,一十八般武艺,无有不会。”
出处:《尚书·皋陶漠》:“兢兢业业,一日二日万几。”孔传:“几,微也。言当戒惧万事之微。”
出处:语出汉·淮南王刘安举家升天的传说。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:“天将以酬长厚者,遂使抚臣、令尹、并受促织恩荫。闻之:‘一人飞升,仙及鸡犬。’信夫!”
出处: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十一回:“判官道:‘此是阴山背后一十八层地狱。’”
出处:宋·苏轼《题王逸少帖》诗:“出林飞鸟一扫空。”
出处:汉·刘向《说苑·贵德》:“故圣人之于天下也,譬犹一堂之上也。今有满堂饮酒者,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,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。”
出处:元·郑光祖《倩女离魂》第二折:“我觑这万水千山,都只在一时半霎。”
出处:欧阳山《三家巷》:“他跟展公有点一山不藏二虎的味道,这是他太狂妄。”
出处:《韩非子·难一》:“文公之霸也宜哉!既知一时之权,又知万世之利。”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:“文公曰:‘咎犯之言,一时之权也;雍季之言,万世之利也,吾岂可以先一时之权而后万世之利哉!’”
出处:元·高文秀《遇上皇》第一折:“人生死则在一时半晌。你叫我断了金波绿酿,却不等闲的虚度时光。”
出处: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二本第二折:“将军若要做女婿呵,可按甲束兵,退一射之地。”
出处:《周书·唐瑾传》:“时六尚书皆一时之秀,周文自谓得人,号为六俊。”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二十四卷:“后主问帝:‘萧妃何如此人?’帝曰:‘春兰秋菊,各一时之秀也。’”
出处:《汉书·王吉传》:“诸侯骨肉莫亲大王,大王于属则子也,于位则臣也,一身而二任之责加焉。”
出处:清·吴兰馨《绛蘅秋·秋社》:“看这怡蕉客所作诸诗,可的是一时伯仲呢!”
出处:《新唐书·韦抗传》:“它所辟举,如王维、王缙、崔殷等,皆一时选云。”宋·曾巩《〈范宽之奏议集〉序》:“其所引拔以言为职者,如公,皆一时之选。”
出处:清·陈天华《狮子吼》楔子:“是英雄自有英雄面,怕什么代越庖俎,还他个一矢双穿。”按,此指抗洋倒清二者并进,一举两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