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:茅盾《关于长篇历史小说的通信》:“行文如曼歌缓舞,余韵绕梁,耐人寻味。”
出处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25回:“大约二位语不择人,失于检点,以至如此。”
出处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陆判》:“朱因竟日饮,遂不觉玉山倾颓,伏几醺睡。”
出处:汉·刘向《新序·杂事》:“若以桀诈尧,譬之若以卵投石,若以指绕沸,若羽蹈烈火,入则焦没耳。”
出处:西汉·刘向《九叹·忧苦》:“愿假簧以舒忧兮,志纡郁其难释。”
出处:宋·苏轼《后赤壁赋》:“梦一道士,羽衣蹁跹。”
出处:宋·张孝祥《衡州新学记》:“于羽檄交驰之际,不敢忘学。”
出处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鸿鹄高飞,一举千里,羽翮已就,横绝四海。”
出处:清·黄遵宪《再述》诗:“羽檄飞驰四百州,先防狼角后髦头。”
出处:明·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:“百年老屋,尘泥渗漉,雨泽下注。”
出处: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曲礼》:“敖不可长,欲不可从,志不可满,乐不可极。”
出处:唐·王之涣《登鹳雀楼》诗:“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”
出处: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九回:“子平听说,肃然起敬道:‘与君一夕话,胜读十年书!真是闻所未闻!’”
出处:南朝·梁·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:“方当系颈蛮邸,悬首稿街,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,燕巢于飞幕之上,不亦惑乎!”
出处:清·南荃外史《叹老》:“傀儡儿一场热闹,依旧的鱼游沸釜,燕处危巢。”
出处:巴金《谈》:“她的确是一个‘语言无味,面目可憎’的女人。”
出处:唐·杜甫《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》诗:“为人性僻耽佳句,语不惊人死不休。”
出处:汉·枚乘《上书谏吴王》:“欲人勿闻,莫若勿言;欲人勿知,莫若勿为。”
出处:蔡东藩《唐史演义》第三回:“俟关中平定,据险养威,看他鹬蚌相争,坐收渔翁之利,也不为迟呢?”
出处: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燕策二》:“而鹬啄其肉,蚌合而钳其喙。鹬曰:‘今日不雨,明日不雨,即有死蚌。’蚌亦曰:‘今日不雨,明日不雨,即有死鹬。’两者不肯相舍,渔者得而并禽。
出处: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第48卷:“遇文王兴礼乐,遇桀纣呈干戈。”
出处:清·石玉昆《小五义》第54回:“焉知晓欲要人不知,除非己莫为。”
出处: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续集遗稿》第八回:“再要刑法加重,于心不忍,然而人心因此江河日下。”
出处:
出处:春秋·楚·李耳《老子》第36章:“将欲夺之,必固与之。”
出处: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寓言》:“寓言十九,重言十七。”
出处:朱自清《论书生的酸气》:“人们常说‘书呆子’、‘迂夫子’、‘腐儒’、‘学究’等,都是嘲讽书生的。”
出处:茅盾《向鲁迅学习》:“不但鼓舞了当时在共产党领导下浴血战斗的革命群众的士气,也使广大读者从书本联系到自己国家的现实,坚定了对革命的信仰。”
出处: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十年》:“不有废也,君何以兴?欲加之罪,其无辞乎?”
出处:李国文《冬天里的春天》第四章:“原来请他去编撰县志的,偏又不肯歌功颂德,当一名乖乖的御用文人,得罪了有头有脸的人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