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:《神异经》:“西北荒中,有玉馈之酒,酒泉注焉,上有玉樽,取一樽,一樽复生,与天地同休,无干时。”
出处:战国·楚·屈原《九原·涉江》:“登昆仑兮食玉英,与天地兮同寿,与日月兮同光。”
出处:《晋书·王戎传》:“自经典选,未尝进寒素,退虚名,但与时浮沉,户调门选而已。”
出处:宋·苏舜钦《诣匦疏》:“岂上位务在镇静,不须与民同忧也?”
出处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推此志也,虽与日月争光可也。”
出处: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二回:“故尧舜与民偕乐,以仁德化天下。”
出处: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78卷:“耳目唯有聪察,神彩弥加精明。颜与日而俱新,智将年而共远。”
出处:宋·文莹《湘山野录》上卷:“写一诗于厅壁,诗云:‘人生七十鬼为邻,已觉风光属别人。’”
出处: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国语·晋语》:“其左执鞭弭,右属橐腱,以与君周旋。”
出处:宋·苏轼《太息送秦少章》:“虽然,自今观之,孔北海、盛孝章犹在世,而向之讥评者,与草木同腐久矣。”
出处: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昭帝纪》:“海内虚耗,户口减半,光知时务之要,轻徭薄赋,与民休息。”
出处:汉·王充《论衡·自纪篇》:“身与草木俱朽,声与日月并彰。”
出处:明·陈继儒《晚香堂·附赞·有序》:“既为男子,忍与草木俱灰!”
出处:《新唐书·高俭窦威传赞》:“古来贤豪,不遭兴运,埋光铲采,与草木俱腐,可胜咤哉!”
出处:元·关汉卿《陈母教子》第二折:“蜘蛛有丝,损人利己;蚕腹有丝,于民润国。”
出处:唐·陆贽《招谕淮西将吏诏》:“兵戈既接,玉石难分。”
出处: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54回:“那太师与驿丞对行者作礼道:‘多谢老师玉成之恩!’”
出处:《梁书·武帝纪》:“时运艰难,宗社危殆,昆同已燎,玉石同焚。”
出处:东汉·班固《答宾戏》:“彼岂乐为迂阔哉。”
出处:《洪湖赤卫队》第三场:“人人都说天堂美,怎比我洪湖鱼米乡。”
出处:《宋史·折德庡传附继闵》:“贼缘崖腹微径鱼贯而前,城中矢石乱下。”
出处:战国·楚·屈原《楚辞·涉江》:“与天地兮比寿,与日月兮齐光。”
出处:冰心《最后的安息》:“猛然看是惠姑,眉眼动了几动,只显出欲言无声欲哭无泪的样子。”
出处:宋·辛弃疾《丑奴儿》词:“如今识尽愁滋味,欲说还休,欲说还休,却道天凉好个秋。”
出处: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乔玄传》:“段干木逾墙而避文侯之命。”
出处:《晏子春秋·杂下》:“晏子避席对曰:‘婴闻之,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,叶徒相似,其实味不同。”
出处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24回:“后来被贾总办晓得了,反说他有意霸持,遇事掣肘。”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四喜记·琼英闺闷》:“黄花初绽,碧梧渐凋,御沟流叶空来到,最难熬。”
出处: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万章》:“今有御人国门之外者。”
出处:南朝·梁·任昉《王文宪集序》:“卢钦兼掌,誉望所归,元集兹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