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:《明史·张岳传》:“谈虚论寂,靡然成风。”
出处:明·李贽《答马历山书》:“然非龙溪先生五六十年守其师说,不少改变,亦未必靡然从风,一至此也。”
出处:唐·张说《广州督督岭南按察五府经略使宋公遗爱碑颂》:“幅员万里,驯致九译,诏书下日,靡然顺风。”
出处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儒林列传》:“公孙弘以《春秋》白衣为天下三公,封以平津侯。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。”
出处:《晋书·儒林传序》:“故缙绅之士靡然向风,余芳遗烈,焕乎可纪者也。”
出处:宋·苏轼《六国论·论养士》:“靡衣玉食,以馆於上者,不可胜数。”
出处:郑藻如《序》:“陶斋之书之切直,洞中夫时局之隐微,斯不啻李将军射虎之矢,靡坚不摧。”
出处:《南史·宋纪中·前废帝》:“事毕,将奏靡靡之声。”
出处:《汉书·韩信传》:“众庶莫不辍作怠惰,靡衣媮食,倾耳以待命者。”
出处:《诗·大雅·荡》:“荡荡上帝,下民之辟。疾威上帝,其命多辟。天生烝民,其命匪谌。靡不有初,鲜克有终。”
出处:《韩非子·十过》:“此师延之所作,与纣为靡靡之乐也。”《史记·殷本纪》:“北里之舞,靡靡之乐。”
出处:战国楚·宋玉《招魂》:“靡颜腻理,遗视绵些。”
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祈父》:“胡转予于恤,靡所底止。”
出处:明·张居正《请裁定宗藩事例疏》:“或拟议不定,靡所适从。”
出处:晋·元帝《改元赦令》:“京都倾覆,宗庙为墟,孤悼心失图,靡知所措。”
出处:《韩非子·十过》:“此师延之所作,与纣为靡靡之乐也……先此声者,其国必削。”《史记·殷本纪》:“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,北里之舞,靡靡之乐。”
出处: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韩信传》:“众庶莫不辍作怠惰,靡衣偷食,倾耳以待命者。”
出处:《诗·大雅·云汉》:“周余黎民,靡有孑遗。”
出处: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78回:“男好女犹可言也,女好男,遂至无耻丧心,灭伦败纪,靡所不为,如武后、韦后、安乐公主、太平公主等是也。”
出处:《宋书·沈攸之传》:“未有凭陵我郊沂,侵轶我河县,而不焚师殪甲,靡旗辙乱者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