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:宋·苏洵《谏论下》:“迁其赏于不谏,迁其刑于谏,宜乎臣之噤口卷舌,而乱亡随之也。”
出处:
出处:《旧唐书 宪宗本纪》:“凡好事口说则易,躬行则难。卿等既言之,须行之,勿空口说。”
出处: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27回:“空口无凭的话,门生也不敢朝着老师来说。”
出处:克·石君宝《秋胡戏妻》第三折:“你也曾听杜宇,他那里口口声声,撺掇先生不如归去。”
出处:《孔子家语·六本》:“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,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。”
出处: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忠言逆耳利于行,毒药苦口利于病。”
出处:《宋史·赵普传》:“忠言苦口,三复来奏。”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·泉州道匡禅师》:“问:‘学人根思迟回,乞师曲运慈悲,开一线道。’师曰:‘这个是老婆心。’”
出处:明·唐顺之《与洪方洲书》:“近来觉得诗文一事,只是直写胸臆,如谚语所谓开口见喉咙者。”
出处: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19卷:“圣人说话,开口见心,必不说半截,藏着半截。”
出处:宋·宗绍《无门关·赵州洗钵》:“赵州开口见胆,露出心肝。”
出处: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:“广讷口少言,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,射阔狭以饮。”
出处:南朝梁·任昉《奏弹范缜》:“弄口鸣舌,只足饰非。”
出处: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:“夫五羖大夫,荆之鄙人也。闻秦缪公之贤而原望见,行而无资,自粥于秦客,被褐食牛。期年,缪公知之,举之牛口之下,而加之百姓之上,秦国莫敢望焉。”《吕氏春秋·举难》等又载有宁戚饭牛得到齐桓公赏识的事。
出处:明·天然痴叟《石点头·潘文子契合鸳鸯冢》:“这事关系你终身,肯与不肯,明白说出,莫要爱口识羞,两相耽误。”
出处:《庄子·田子方》:“吾形解而不欲动,口钳而不欲言,吾所学者,直土梗耳!”
出处:汉·王充《潜夫论》:“智士所以钳口结舌。”
出处:鲁迅《坟·我之节烈观》:“既不羞自己怯弱无能,也不提暴徒如何惩办,只是七口八嘴,议论他死了没有,受污没有,死了如何好,活着如何不好。”
出处:洪深《五奎桥》第一幕:“这样的好风水,保桥还来不及呢!岂可青口白舌,轻易说拆去么?”
出处: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九卷:“你不理他便罢,不要十分轻口轻舌的冲撞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