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:语出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言近而指远者,善言也。”孙奭疏:“言辞之近而指意远者,乃为善言者也。”
出处:《论语·八佾》:“或问禘之说。子曰:‘不知也;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,其如示诸斯乎!’指其掌。”何晏集解引包咸曰:“孔子谓或人言知禘礼之说者,于天下之事,如指示掌中之物,言其易了。”
出处:《战国策·燕策一》:“冯几据杖,眄视指使,则厮役之人至矣。”
出处:太平天国·汪吉人等《〈钦定军次实录〉序》:“文浅意深,语近指远。”
出处: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盗跖》:“盗跖闻之,目如明星,发上指冠。”
出处:
出处:明·王世贞《与徐子与书》:“雪鸿指爪,又未知竟落何地也。”
出处:
出处:
出处:
出处:唐·韩愈《杜君墓志铭》:“纂辞奋笔,涣若不思;公牒盈前,笑语指麾。”
出处:赵高欲为乱,恐群臣不听,乃先设验,持鹿献于二世,曰:‘马也。’二世笑曰:‘丞相误邪?谓鹿为马。’问左右,左右或默,或言马以阿顺赵高。 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
出处:邹韬奋《我们对于国事的态度和主张》:“迄今抗战阵营中尚潜伏着若干妥协主和分子,道路指目,当非空穴来风。”
出处:冯玉祥《我的生活》第七章:“每条凳子可容几人,哪里是站台,哪里是门……都口讲指划地详细说给他们听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