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:元·柯丹邱《荆钗记·觅真》:“畜生反面目,太心毒;辜恩负义难容恕,真堪恶。”
出处:
出处:《朱子全书·历代一·唐》:“汉高祖私意分数少,唐太宗一切假仁假义以行其私。”
出处:《论语·宪问》:“见利思义,见危授命,久要不忘平生之言,亦可以为成人矣。”
出处:《汉书·樊郦滕灌傅靳周传》:“夫卖友者,谓见利而忘义也。”
出处:《老子》第十九章:“绝圣弃智,民利百倍,绝仁弃义,民复孝德。”
出处:战国·卫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慎行论》:“君子计行虑义,小人计行其利。”
出处: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尽心》:“居仁由义,大人之事备矣。”
出处: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53回:“非素臣侃侃而谈,若任彼俗吏拘文牵义,其能免乎?”
出处:先秦·左丘明《左传·昭公二十八年》:“居利思义,在约思纯,有守心而无淫行。”
出处:宋·岳飞《申司进兵状》:“累准朝廷指挥催督,此正飞等捐身徇义之秋。”
出处:明·朱鼎《玉镜台记·王敦反》:“大丈夫当慷慨赴义,何用悲为!”
出处:李六如《六十年代的变迁》:“现在是四更时分,彭、刘、杨三位,同在制台衙门前慷慨就义了。”
出处: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十回:“象你做这样慷慨仗义的事,我心里喜欢,只是也要看来说话的是个什么样的人。”
出处:《礼记·儒行》:“委之以货财,淹之以乐好,见利不亏义。”
出处:宋·曾巩《与杜相公书》:“伏以阁下朴厚清明,谠直之行,乐善好义,远大之心,施于朝廷,而博见于天下。”
出处:三国·魏·应璩《荐和虑则笺》:“质性纯粹,体度贞正,履仁蹈义,动循轨礼。”
出处:清·吴定《示诸生书》:“自《宋史》创立道学之徒,以尊濂、洛、关、闽诸贤,一时从其游者,罔非沐仁浴义,暗然为心性之谋,何其盛也。”
出处:《晋书·元帝纪》:“惟有蹈节死义,以雪天下之耻,庶赎斧钺之诛。”
出处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