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:先秦·孟轲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徐子以告夷子,夷子抚然为间曰:‘命之矣。’集注:‘抚然茫然自失之貌。’”
出处:《晏子春秋·杂下十八》:“婴闻之:圣人千虑,必有一失; 愚人千虑,必有一得。”
出处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黄九郎》:“生邑邑若有所失,忘啜废枕,日渐委悴。”
出处:《警世通言·玉堂春落难遇夫》:“王三中了举,不久到了京,白白地要了玉堂春去,可不人财两失?”
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:“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。”南朝宋·刘孝标注:“怅然若有所失。”
出处:《战国策·秦策四》:“臣闻敌不可易,时不可失。”
出处: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读《鹏鸟赋》,同生死,轻去就,又爽然自失矣。”
出处:宋·朱熹《辞免兼实录院同修撰奏状》:“不知所言,重念臣愚,素无史学,然于是非得失之故,实有善善恶恶之心。”
出处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小翠》:“公爽然自失,而悔无及矣。”
出处:《史记·淮队侯列传》:“以此参之,万不失一。”汉·枚乘《七发》:“孔老览观,孟子持筹而算之,万不失一。”
出处:《后汉书·黄宪传》:“是时同郡戴良,才高倨傲,而见宪未尝不正容,及归,惘然若有失也。”
出处: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《小雅》讥小己之丢失,其流及上。”
出处:汉·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王道》:“春秋记纤介之失。”
出处:吴玉章《荣县独立》:“十数州县,但都旋得旋失,没有得到巩固。”
出处:《鬼谷子·本经符》:“言多必有数短之处。”
出处: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臣闻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;愚者千虑,必有一得。”
出处:《旧唐书·宇文融传》:“臣闻智者千虑,或有一失;愚夫千计,亦有一得。”
出处:《史记·曹相国世家》:“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,法令既明,今陛下垂拱,参等守职,遵而勿失,不亦可乎?”
出处:唐·冉元一《薛刚墓志》:“齐体合欢,交臂相失。”
出处:《庄子·说剑》:“文王芒然自失,曰:‘诸侯之剑如何?’”《列子·仲尼》:“颜回北面拜手曰:‘回亦得之矣。’出告子贡,子贡茫然自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