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:汉·马融《忠经·天地神明》:“忠者,中也,至公无私。”
出处:王湛言不及私。 唐·房玄龄《晋书·王湛传》
出处:宋·王禹偁《谢历日表》:“臣闻天道无私,所以运行寒暑;圣人有作,所以恭授民时。”
出处: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,国耳忘家,公耳忘私,利不苟就,害不苟去,唯义所生。”
出处:鲁迅《两地书》:“而当时改革的人,个个似乎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一种国尔忘家,公尔忘私的气概。”
出处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李伯言》:“阴曹不与人世等,一念之私不可容。急消他念,则火自息。”
出处:三国·魏·桓范《世要论·臣不易》:“陈之于主,行之于身,志于忠上济事,忧公无私。”
出处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青凤》:“君如念妾,还祈以楼宅相假,使妾得以申返哺之私。”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六回:“州吁之恶,皆逆子所酿成,诸君请从轻典,得无疑我有舐犊之私乎?”
出处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六回:“但是武营里的习气,所有的兵丁平时是从不习练;而且还要克扣粮饷,化公为私。”
出处:
出处:明·罗贯中《平妖传》第27回:“为人刚正无私,不轻一笑。”
出处:《古文苑·楚相孙叔敖碑》:“其忧国忘私,乘马三年,不别牝牡。”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24卷:“闻知你公正廉能,不肯玩法徇私……你与我把这事情用心问断。”
出处:春秋·齐·管仲《管子·五辅》:“为人君者中正而无私,为人臣者忠信而不党。”
出处: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5回:“诚为枉法营私,原王章所不宥。”
出处:唐·白居易《与薛苹诏》:“卿勤王之节,徇公灭私;事主之诚,移忠资孝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