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:宋·王禹偁《送牛冤序》:“含饴弄孙,尽高堂之乐;腰金拖紫,居百城之长。”
出处:明·袁宗道《贺阳曲金令君父母荣封序》:“纡金曳紫者,多摧兰折玉之叹。”
出处:唐·白居易《岁暮寄微之》诗之三:“若并如今是全活,纡朱拖紫且开眉。”
出处: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:“齐桓公好服紫,一国尽服紫,当是时也,五素不得一紫。”又“邹君好服长缨,左右皆服长缨,缨甚贵。”
出处:晋·陆机《谢平原内史表》:“复得扶老携幼,生出狱户,怀金拖紫,退就散辈。”
出处:沈钧儒《挽某君殉难》诗:“十年说法伤心事,一例捐生抗战时。愧杀伪京奴妾辈,拖金委紫只行尸。”
出处:老舍《四世同堂》:“我看出来,现在干什么也不能大红大紫,除了作官和唱戏!”
出处:《梁书 明山宾传》:“明祭酒虽出抚大藩,拥旄推毂,珥金拖紫,而恒事屡空。”
出处:靳凡《公开的情书》:“她仗着出身好,业务好,红得发紫。”
出处:《晋书·夏侯湛传》:“若乃群公百辟,卿士常伯,被朱佩紫,耀金带白,坐而论道者,又充路盈寝。”
出处:
出处:南朝·梁·王僧孺《答江琰书》:“献书尽先贤之德,作颂罄前皇之美,岂不俯拾青紫,坐享大夫?”
出处:明·郭勋《英烈传》第二回:“春初花放,万红千紫斗芳菲。”
出处:宋·无名氏《张协状元》第一出:“陌上争红斗紫,窗外莺啼燕语,花落满庭空。”
出处:唐·崔颢《江畔老人愁》:“自言家代仕梁、陈,垂朱拖紫三十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