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:明·蒋一葵《长安客话·斗促织》:“螳臂当辙横,怒蛙致凭轼。”
出处:唐·刘知幾《史通·载文》:“乃其申诰誓,降移檄,便称其智昏菽麦,识昧玄黄,列宅建都若鹪鹩之巢苇,临戎贾勇犹螳臂之拒辙。此所谓厚颜也。”
出处:南朝梁·沈约《齐故安陆昭王碑》:“攀车卧辙之恋,争涂不忘。”
出处:《子华子·晏子问党》:“游士无所植其足,则凭轼结辙而违之。”
出处:麾旆每反,行悲道泣,攀车卧辙之恋,争涂忘远;去思一借之情,愈久弥结。 南朝·梁·沈约《齐故安陆昭王碑文》
出处:《庄子·外物》:“周昨来,有中道而呼者,周顾视车辙中,有鲋鱼焉。”
出处:《后汉书·窦武传》:“今不想前事之失,复循覆车之轨。”
出处:宋·洪迈《容斋随笔》卷十一:“此四人之过,如出一辙。”
出处:唐·元稹《授牛元翼深冀州节度使制》:“虫臂拒辙,鸡肋承拳,万万相殊,破之必矣。”
出处:宋·岳珂《桯史·汤岐公罢相》:“盖其相两朝,再罢相,乃累洪氏二兄弟,先后若出一辙,可笑如此。”
出处:宋·王谠《唐语林·补遗》:“人臣之谬思乱者,乃螳臂扼辙耳。”
出处:今不想前事之失,复循覆车之轨。 《后汉书·窦武传》
出处:宋·吕祖谦《东莱博议·随叛楚》:“随非惟不自忧,乃不自量其力,怒臂当辙,以蹈祸败。”
出处:清·姚华《曲海一勺·述旨第一》:“立言者骛高,读书者好奇,与其詹詹,毋宁炎炎,古今一辙,颠扑不破。”
出处: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泉涸,鱼相与处于陆,相呴以湿,相濡以沫,不如相忘于江湖。”
出处:《旧五代史·晋书·李专美传》:“若陛下不改覆车之辙,以赏无赖之军,徒困蒸民,存亡未可知也。”
出处:郭沫若《抱箭集·第二辑·曼陀罗华》:“这也是一种经验呢,我们都是年青人,将来还有生育的机会,我们可以不再蹈覆辙了。”
出处:《宋史·子砥传》:“今复蹈其辙,譬人畏虎,唁虎以肉,食尽终必食人。”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40卷:“遂解官东归,百姓闻知,扳辕卧辙而留,泣声震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