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:毛泽东《反对党八股》:“其结果,往往是‘下笔千言,离题万里’,仿佛像个才子,实则到处害人。”
出处:《汉书·陈汤传》:“悬旌万里之外,扬威昆山之西。”
出处: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鸿鹄高飞,一举千里。”
出处:唐·苏鄂《杜阳杂编》卷中:“且安天下用将帅,如造大舟以越沧海,其功则多,其成则大,一日万里,无所不屈。”
出处:《庄子·秋水》:“骐、骥、骅、骝,一日而驰千里。”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:“臣闻骐骥盛壮之时,—日而驰千里;至其衰老;驾马先之。”
出处:唐·李白《赠从弟宣州长史昭》诗:“长川豁中流,千里泻吴会。”宋·陈亮《与辛幼安殿撰书》:“大江在河,一泻千里。”
出处:《史记·伯夷列传》:“伯夷叔齐虽贤,得夫子而名益彰。颜渊虽笃学,附骥尾而行益显。”
出处:南朝宋·谢庄《月赋》:“美人迈兮音尘阙,隔千里兮共明月。”
出处:语出《礼记·经解》:“《易》曰‘君子慎始;差若豪(毫)牦,缪以千里’。”《大戴礼记·保傅》:“《易》曰‘正其本,万物理;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’,故君子慎始也。”卢辩注:“据《易说》言也。”
出处:《晋书·慕容盛载记》:“当如鸿鹄高飞,一举万里,不可坐待罟网。”
出处:唐·韩愈《贞女峡》诗:“悬流轰轰射水府,一泻百里翻云涛。”
出处:李大钊《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之位置》:“这一条浩浩荡荡的民族革命运动史的洪流,时而显现,时而潜伏,时而迂回旋绕,蓄势不前,时而急转直下,一泻万里。”
出处:毛泽东《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》:“将侦察得来的敌方情况的各种材料加以去粗取精、去伪存真、由此及彼、由表及里的思索。”
出处: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仲长统传》:“鱼肉百姓,以盈其欲。”
出处:语出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夫运筹策帷帐之中,决胜於千里之外,吾不如子房(张良)。”
出处:《南史·萧贲传》:“能书善画,于扇上图山水,咫尺之内,便觉万里为遥。”
出处:《南史·萧贲传》:“能书善画,于扇上图山水,咫尺之内,便觉万里为遥。”
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小弁》:“靡瞻匪父,靡依匪母。不属于毛?不离于里?”
出处: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转斗千里,矢尽道穷。”《后汉书·吴汉传》:“吾共诸君逾越险阻,转战千里,所在斩获,遂深入敌地,至其城下。”
出处:三国魏·曹操《步出夏门行·神龟虽寿》: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。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