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:
出处:
出处:南朝·梁·刘孝标《广绝交论》:“颜冉龙翰凤雏,曾史兰薰雪白。”
出处:三国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邴原传》:“所谓龙翰凤翼,国之重宝。举而用之,不仁者远。”
出处:宋·丁开《建业》诗:“龙蹲虎踞江山大,马去牛来社稷空。”
出处:《汉书·郊祀志上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龙七十馀人,龙乃上去……百姓卬望黄帝既上天,乃抱其弓与龙涘号。”
出处:炉火盛,爇炉木,至一边尽,众客环视,莫令止之。直舍吏至,始扑灭……徐笑谓邻坐曰:‘一二客在,岂至是乎?今不救之,罪分于众而难责,则皆莫之顾,况横身犯众,为人肩利害事耶?谚所谓龙多乃旱是也。’ 宋·李季可《松窗百说·恃众》
出处:《易·干》:“云从龙,风从虎。”
出处:明·陈子龙《少将行》:“五营画戟青茫茫,龙幡虎纛云霞墙。”
出处:明·沈寿民《江上行》:“龙驰虎骤真人出,手挽经纶分乱麻。”
出处:《易·革》:“大人虎变,其文炳也。”《史记·老子韩非列传》“(孔子)谓弟子曰:‘鸟,吾知其能飞;鱼,吾知其能游;兽,吾知其能走。走者可以为罔,游者可以为纶,飞者可以为矰。至于龙,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。’”
出处:明·徐渭《渔阳三弄》:“更有那两个儿,又不是别树上花,都总是姓刘的亲骨血在宫中长大,却怎生把龙雏凤种做一瓮鲊鱼虾。”
出处:《宋书·武帝纪》:“遂乃三浮伪主,开涤五都,雕颜卉服之乡,龙荒朔漠之长,莫不回首朝阳,沐浴玄泽。”
出处:明·沈德符《野获编补遗·玩具·秦玺始末》:“其文龙飞凤翥,不足拟其势。”
出处:《宋书·武帝纪》:“遂乃三浮伪主,开涤五都,雕颜卉服之乡,龙荒朔漠之长,莫不回首朝阳,沐浴玄泽。”
出处:明·谢肇淛《五杂俎·人部》:“龙飞虎跳之喻,尚未足云,洵书中集大成手也。”
出处:《南齐书·高帝纪上》:“麾旆所临,风行草靡,神算所指,龙举云属。”
出处: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22回:“性明敏,善机变,会妆饰,龙江虎浪,就是嘲汉子的班头,坏家规的领袖。”
出处:清·钱谦益《列朝诗集小说·铁崖先生杨维桢》:“所作古乐府辞,隐然有旷世金石声,又时出龙鬼蛇神,以眩荡一世之耳目。”
出处:明·陈汝元《金莲记·偕计》:“论文章围棘堪驰骋,愿藏身龙楼凤城。”
出处:陈残云《山谷风烟》第二一章:“大家一夜没睡觉,到如今还是龙精虎猛,表现了兄弟姐妹们对地主的仇恨。”
出处:宋·喻汝砺《八阵图》诗:“笑云此公大肚皮,龙拏虎掷填胸胄。”
出处:明·梁辰鱼《浣纱记·送钱》:“念生长在香闰绣帏,念出入在龙楼凤池。”
出处:《东观汉记·光武皇帝纪》:“帝既有仁圣之明,气势形体,天然之姿,固非人之敌,翕然龙举云兴,三雨而济,天下荡荡,人无能名焉。”
出处:明·李东阳《太白行》:“龙攀凤附不自由,何乃弃君来事雠,危言逆耳谁为谋?”
出处:元·马致远《拨不断》:“九重天,二十年,龙楼凤阁都曾见。”
出处:
出处:宋·方千里《西河·钱塘》词:“都会地,东南王气须记。龙盘凤舞到钱塘,瑞烟回起。”
出处:宋·欧阳修《鹎鵊词》诗:“龙楼凤阙郁峥嵘,深宫不闻更漏声。”
出处:清·陈恭尹《送雪公归耕苍梧歌》:“毛摧羽落君莫叹,龙屈蛇伸自终古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