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:唐·杜甫《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》诗:“何人却忆穷愁日,日日愁随一线长。”
出处:汉·蔡琰《胡茄十八拍》:“十六拍兮思茫茫,我与儿兮各一方。日东月西兮徒相望,不得相随兮空断肠。”
出处:《后汉书·尹敏传》:“日旰忘食,夜分不寝。”
出处:《诗经·周颂·敬之》:“日就月将,学有缉熙于光明。”
出处:《诗·邶风·柏舟》:“日居月诸,胡迭而微。”晋·陶潜《命子》诗:“日居月诸,渐免子孩。”
出处:《尚书·皋陶谟》:“兢兢业业,一日二日万机。”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相国、丞相,皆秦官,金印紫绶,掌丞天子助理万机。”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三:“日积月累,有了一大包银子。”
出处:《史记·伍子胥列传》:“吾日暮途远,吾故倒行而逆施之。”唐·杜甫《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》:“几年春草歇,今日暮途穷。”
出处:晋·李密《陈情表》:“但以刘日薄西山,气息奄奄,人命危浅,朝不虑夕。”
出处:《淮南子·?真训》:“其道可以大美兴,而难以算计举也。是故日计之不足,而岁计之有余。”
出处:《史记·伍子胥列传》:“吾日暮途远,吾故倒行而逆施之。”北周·庾信《哀江南赋》:“日暮途远,人间何世。”
出处:《汉书·高帝纪下》:“虽日不暇给,规摹宏远矣。”
出处:《南齐书·天文志上》:“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,日出高三竿,朱色赤黄。”唐·韩愈《岁华纪丽》卷一:“日上三竿。古诗云:日上三竿风露消。”
出处:《京本通俗小说 拗相公》:“假如王莽早死了十八年,却不是完全名节一个贤宰相,垂之史册,不把恶人当做好人么?所以古人说:‘日久见人心。’”
出处:《新唐书 独孤及传》:“陛下岂迟疑于改作,逡巡于旧贯,使大议有所壅,而率土之患日甚一日?”
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六十九回:“日久天长,这些奴才们跟前,怎么说嘴呢?”
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天保》:“如月之恒,如日之升。”
出处:《后汉书·桓谭冯衍传》:“其事昭昭,日月经天,江海带地,不足以比。”
出处:宋·苏洵《六国论》:“日削月割,以趋于亡。”
出处:《晋书·何曾传》:“食日万钱,犹曰无下箸处。”
出处:《易·离》:“日月丽乎天,百谷草木丽乎土。”
出处:汉·班固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:“民日削月朘,寖以大穷。”
出处:《易·系辞下》:“日往则月来,月往则日来,日月相推而明生焉。”
出处:宋·高登《东溪集·朱黄双砚》:“日月如梭,文籍如海,探讨不及,朱黄敢怠。”
出处: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一回:“所讲的不是嫖经,便是赌局,花天酒地,闹个不休,车水马龙,日无暇晷。”
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容止》:“时人目夏侯太初(玄)朗朗如日月之入怀。”
出处:《礼记·中庸》:“日省月试,既禀称事,所以劝百工也。”
出处:元·萧得祥《杀狗劝夫》第一折:“也不是我特故的把哥哥来恨,他他他不思忖一爷娘骨肉,却和我做日月参辰。”
出处: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仰而思之,夜以继日。”
出处:《六韬·文韬·守土》:“日中必彗,操刀必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