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:汉·桓宽《盐铁论·论功》:“不牧之地,不羁之民。”
出处:《公羊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锡(赐)之不毛之地.”
出处:《抱朴子·辩问》:“移不正之风,易流遁之俗。”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十:“太医诊了诊脉,说道:‘……此乃不治之症。’”
出处:《战国策·齐策三》:“卫君与文布衣交,请具车马皮币,愿君以此从卫君游。”
出处:鲁迅《花边文学 命运》:“不信运命,学不能‘安分’,穷人买奖券,便是一种‘非分之想’。”
出处:东汉·班固《西都赋》:“国藉十世之基,家承百年之业。”
出处:清·李渔《蜃中楼·双订》:“小生不揣,要与小姐订百年之约,不知可肯俯从。”
出处:《吕氏春秋·义赏》:“文公曰:‘雍季之言,百世之利也。”
出处:先秦·孟轲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圣人,百世之师也,伯夷、柳下惠是也。”
出处:明·徐学谟《归有园尘谈》:“吝者自能致富,然一有事则为过街老鼠;侠者或致破家,然一有事则为百足之虫。”
出处:唐·马总《意林》卷一:“百足之虫,断而不蹶。”
出处:《文选·曹冏〈六代论〉》:“百足之虫,至死不僵。”李善注引《鲁连子》:“百足之虫,至断不蹶者,持之者众也。”
出处:《三国志·蜀志·蒋琬传》:“蒋琬,社稷之器,非百里之才也。”
出处:《诗·唐风·葛生》:“百岁之后,归于其居。”《史记·李不韦列传》:“夫百岁之后,所子者为王,终不失势。”
出处:清·李渔《意中缘·先订》:“他要与小娘子订百岁之盟,不知可肯相许。”
出处:三国·魏·曹冏《六代论》:“故语曰:‘百足之虫,至死不僵’,以扶之者众也。此言虽小,可以譬大。”
出处:宋·朱熹《与陈师中书》:“朋友传说,令女弟甚贤,必能养老抚孤,以全柏舟之节。”
出处:《诗·鄘风·柏舟序》:“《柏舟》,共姜自誓也。卫世子共伯早死,其妻守义,父母欲夺而嫁之,誓而弗许,故作是诗以绝之。”
出处:《左传·僖公三十二年》:“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:‘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,若潜师以来,国可得也。’”杜预注:“管,钥也。”